正是因为有不同的情绪,我们人类才有各种喜怒哀乐,就是因为这些足够复杂的情绪,人类的快乐才会有那么多层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9109/1ab2a54f2cab612f.jpg)
今天借了一本《情绪电梯》。作者用一个朋友的故事来解释什么是“情绪电梯”。朋友从同事口中得知了一个小道消息,据说公司高层不满这季度公司的经营状况,准备裁员。他没有了解真实情况,下班后一个人跑到小公园开始东想西想,从自己为公司付出的辛苦、高层的专横,一直到决定更新简历,借这个机会索性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看到他心里剧烈的情绪起伏,我特别感同身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这样的情绪起伏就是典型的高敏感人群的特点。
遇到事情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情绪特别强烈,心里的想法特别多?事后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反刍,就是不放过自己。
作者很形象地把这样的情绪起伏比喻为电梯。电梯的顶层,是一些正面的情绪,如感激、理智、乐观等等,越下层越负面,如自以为是、压力、疲倦等。他把所有的楼层分类,有以下几种——
感激
理智/深刻想象力/创造力
机智
乐观
欣赏
耐心/谅解
幽默感
灵活/适应
好奇/兴趣
急躁/失意
烦恼/焦虑
担心/忧虑
戒备/不安
评判/责备
自以为是
压力/疲倦
愤怒/敌意
抑郁
作者还向读者提问,作为我日常生活经历的一部分,我最熟悉的是哪几层?哪几层最直接地表明了我的性情?那些最熟悉我的人通常会到哪些楼层去找我?我在生活中愿意光顾的是哪几层?我不愿长驻的是哪几层?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常常会被困在哪些楼层?情绪开始低落时,我通常会跑到哪几层?感觉精力充沛、才思泉通和心情愉快的日子里,会去哪几层?
老实说,我的内心通常在“戒备/不安/评判/责备”这两层,偶尔也会坐到高层,我熟悉的是“不安/评判”。而我的性情则是“好奇/兴趣”;那些最熟悉我的人通常会认为我“灵活”,我在生活中愿意光顾的是“创造力”;我不愿长驻在负面情绪楼层;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常常会被困在“压力”,情绪开始低落时,我通常会跑到“疲倦”;感觉精力充沛、才思泉通和心情愉快的日子里,会去“欣赏”、“乐观”……
说来有趣,这让我觉察到,自己通常感受到的情绪和期望的有很大落差,谁不希望自己总是正能量满满呢?而情绪这个东西又总是像一个小淘气鬼,那越想控制他,他越是像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回来。越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意,越是会反反复复地想。
看每个楼层,这里有些是情绪,有些不算(可能英语翻译过来有点歧义)。但是感觉也不能一味地把下方的这些情绪都定性为负面的、不好的情绪。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的情绪,我们人类才有各种喜怒哀乐,原来就是因为这些足够复杂的情绪,人类的快乐才会有那么多的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