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学生创伤应急障碍干预案例报告:
1.基本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外在表现,精神状态,躯体情况,社会功能,心理测评结果。
2.心理辅导老师观察。
3.心理评估诊断及分析:从情绪、行为、社会功能方面评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4.对求助者问题的分析:生活负性事件发生、个性因素以及不合理认知引起。
对于创伤后应急障碍的诊断和干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如果有睡眠问题的,要了解其做梦的情况,尤其是噩梦的细节。有社会退缩可疑的,要进一步了解其交往表现、态度,尤其与人相处时的情感体验,以确定有无回避或迟钝麻木的表现。有行为问题可疑的,要比较事件前后的变化。对有模糊躯体不适主诉,又有回避谈论创伤事件的,应该想到对其精神现状的全面评定。对于非成年儿童,要考虑他们对症状的陈述方面的问题。
准确了解和把握创伤应急障碍的特殊症状,对创伤状态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对创伤模式更多的关注,无疑会给干预带来更多的有利条件,对于创伤过程中夹杂或延伸其他合并问题的人,对复杂慢性以及有其他并发症的当事人,尤其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