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是一年里的第一天,同样也是发生过许多大事情,诞生过许多伟大人物的日子。
但明朝永乐七年(1409),河南邓州一户普通士绅家庭出生的孩子,虽说后来也官居内阁大学士,一度贵为明朝百官之首,但形象却充满争议,哪怕在他生活的同时代,他也常遭人诟病,今天某些戏说题材的电视剧里,更把他说成一个胆小怕事的怂包。但是,充满争议的他,却有一件事无可争议:仅以工作业绩论,堪称明清两代,力挽狂澜的顶级政治家。
这位争议人物,正是李贤。
在科举更加公平开放的明代,平民子弟的晋身之路,场外因素更加少,但竞争也更加激烈,看看明朝名臣们的履历表就知道,就算像王阳明这样后来的圣人,科考路上也常见头破血流,一代名臣张居正也是多次落榜,号称明朝三百年才子榜前三位的一代传奇大师徐文长,还有比肩王阳明,今天思想还深远影响东亚国家的教育家陈白沙,更都是悲情落榜,说起科举,满满都是泪。
但普通家庭出身,早年话题极少的李贤,非但不相信眼泪,更是一路狂飙突进,二十三岁就中了举,还是乡试第一名,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仅以科考成功路论,比起明代好些知名牛人,真可说一帆风顺。这般少年得志,足以气煞《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之辈。
但比起好些明朝牛人,时常闹出大新闻的场面,那时的李贤,却是低调到家。任何事都是不强出头不争先,就连遇到好事,也是常不出头,朝中的党派纷争,更是从不参与,也不轻易表态站队,就连当时朝中权臣杨士奇要栽培他,一般人的反应是兴奋,李贤的反应却是立刻躲,硬拖着不去见,叫这名臣结结实实吃了个憋!
这种表现,一开始还有人说他不懂事,但后来证明,躲是对的,因为这位李贤,从不争风头,只是默默干活,所以业绩一直不错。别看平时不说话,一说话就有用,比如明英宗刚登基时,他就断定大明朝的卫所制度有问题,军事财政各种现象,他一说话就说到点子上,所以虽然不出风头,却是官运亨通,正统十四年,已担任出名肥缺吏部文选司郎中,更获得光荣任务,随同明英宗北征。这下是好运气好过头就变悲催,亲身赶上土木堡惨祸,侥幸死里逃生回来。
而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里,李贤也是出谋划策,更得到过担当重任的一代名臣于谦的赏识,他也亲眼见证了大英雄于谦,在整个战争中力挽狂澜的英勇表现。然而几年后一场夺门之变,复辟的明英宗处死了于谦,而原本和于谦曾经共事的李贤,却是一言不发。如此态度,也令他的身后,遭到了太多非议。
可是,当明英宗开始自己第二期执政时,默默无语的李贤,却沉默爆发出了能量,巧妙的纵横捭阖,挑拨害死于谦的两大祸首徐有贞与石亨内斗,借力打力将他们一一解决,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简单几句剖析,给明英宗说出了沉重的实话:于谦,是冤枉的!在明英宗驾崩后,也正是他的力挺,于谦,这位大明开国后蒙冤的英雄,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公道!
而他的最重量级价值还不止于此,明英宗第二次执政时代,正是明朝遭受土木堡国难后,艰难恢复的年代,后人往往津津乐道其中的争斗,却忘记了这个年代一个重要的成就:保泰持盈!大明的经济民生,并没有因为土木堡之战毁掉,相反继续蒸蒸日上,遭受重创的大明军队,也开始了艰难的复生。
这期间的李贤,就像一个勤恳的大管家,以兢兢业业的劳碌,撑起大明朝度过这个最艰难的时代,迎来再一次黄金中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