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寓为「舆论寡头铁律」的沉默螺旋理论,面对90后网民的崛起还能称

被寓为「舆论寡头铁律」的沉默螺旋理论,面对90后网民的崛起还能称

作者: 战略忽悠局政委水伯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22:51 被阅读0次

    【水伯】《消费者洞察指引》作者,stygoogle创始人;

    移动网络时代唯一壁垒就是认知,周二有约给思想洗澡让认知破壁!

    沉默的螺旋

    被寓为「舆论寡头铁律」的沉默螺旋理论,面对90后网民的崛起还能称为铁律吗?

    引语:一条打破沉默鱼

    一条鱼向前游去;

    其他鱼都上来阻挡:“有危险,一定别游向那里!”

    那鱼问:“为什么危险呢?”

    众鱼心悸道:“那里有很多诱饵,我们不少同类有去无回。”

    鱼说:“诱饵搁在那里,它不会伤害你,只有当你的心禁不起诱惑,去吞食诱饵时,那才危险。"

    在这个世界上,危险的不是诱饵,而是一颗禁不起诱惑的心。

    成见未必是真实客观的,“却是一个合乎我们需要的可能的景象”,李普曼说,“地道的成见,其特点是先于理性被投入应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舆论宣传中并不鲜见。传播学上有个“沉默的螺旋”理论,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有多数人认可,就会越发大胆地传播;而觉察某观点只有很少人支持,会出于防犯被孤立而保持沉默。几经反复,就会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声音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多数时候,成见在这个“螺旋”中都居于强势地位,人多势众,也就是所谓舆论寡头铁律。理性客观的声音似乎太过平淡,越是极端化思维和情绪化宣泄,有时越能迎合人们的心理,越让人感觉痛快过瘾。从众是人的一种本能,何况在看似汹涌的“民意”面前呢?这也说明,实事求是的态度难能可贵。网络的兴起,特别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也同时加剧了“螺旋”的不平衡,成见的破坏性变得更加突出。“当真相还在穿鞋子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全世界了”,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些网络传媒的写照。

    一、沉默的螺旋,「舆论寡头铁律」

    1965年联邦德国议会选举中发生选民“雪崩现象”,引起了德国传播学者(诺利·诺依曼)的研究,她发现: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在此基础上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说。“沉默的螺旋”由诺依曼于1974年发表在《传播学刊》上的一篇论文,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做出了全面概括。

    沉默的螺旋:解剖的是人的从众心理对人认知、判断直至行动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的特点是它的舆论观和效果观。

    1、沉默的螺旋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引起的压力或不安,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作为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1)舆论观

    这个假说中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2)效果观

    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因此媒介拥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做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

    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研究证明,对自己观点确信度低的人,往往会通过寻求与他人的类似点来加强自己的信念,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多数派的影响,而确信度高的人则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与自己是否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等几方面,其压力和抵制力是不同的。

    3)“多数意见”产生的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在说明舆论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如“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

    二、上下五千年统治人类社会的真相,被寓为「舆论寡头铁律」的沉默的螺旋

    永远不会有『世界上所有人都保持完全相同看法』的时候。人们总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是有些人掌握主流的强势的声音。而另 一些人, 并不赞同主流意见的人,但不愿意说出来。无论是当权者还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倾向于更多的关注那些愿意表达、声音嚣闹 的人群,往往会忽视沉默的一方。沉默者会越来越沉默,喧闹者 会越来越喧闹。它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1、意见气候

    意见气候是沉默螺旋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发现。公众的意见虽然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当中,但是实际上在整个社会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意见气候, 随着事物的发展,气候 会不停变化。公众和社会的意见气候,随时随地都和每一个人发生互动 ,每一个人都能够感知气候。虽然他们不一定很明确的知道为什么,但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人们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发现自己渐渐的变成了弱势的一方, 他们就会开始沉默。

    人和这种无形的气候是无时不刻交互的。然而这种意见气候却不能被精确的测量。 英国社会学1920年出版的《群体心理》里写道,所有试图搞清楚个人和集体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的尝试, 都是失败的。专家所使用的工具是民调,但民调的结果并不可靠。人们有时候对民调说谎,民调的样本有时候有偏差。专家从来不曾精准的捕捉到民意。但是有一类人能精准的感知到意见气候,这一类人就是政治家。自古以来,出色的政治家有感知意见气候并且做出准确的应答的天赋。在圣经旧约里面记载的大卫王,就利用公众的意见气候成功的树立起对他个人的拥护,而在旧约的那个时代,人们甚至还没有发明『公共舆论』这样的词语,人们对意见气候一无所知,那是政治家的天生拥有的本领。

    2、嚣闹的一方

    沉默的螺旋当中,有喧闹的一边,也有沉默的另一面。喧闹的一边是谁?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群最容易成为这一方的主导。这类人群是有文化有观点,敢于表达的。在这些人当中最成功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意见领袖(KOL)。KOL最早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有 了,当时人们认为有名望的,能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那些人,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大众的观点。这个模式从古希腊时代一直到今天,从未改变过,只有意见领袖发出的声音,才会得到公众的响应,他才能掀起舆论的浪潮。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最后它就会形成喧闹舆情。

    有趣的是, 群体意见的形成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律,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 只要有群体, 就有群体共识,人类动物皆如此。 例如动物学家发现狼群在夜里 总是喜欢嚎叫。 如果发出嚎叫声的是那些普通的、没有什么地位的狼,一般很少得到其他狼的响应,但如果发生嚎叫的是头狼,或者说有地位的狼 ,其他的狼就会倾向于也发出嚎叫声,最后群狼一起响应, 这就是在电影里能听见的群狼嚎叫。当群体聚集到一起, 个体是怎么想的,怎么思考的呢?当大量的群体聚集的时候, 每一个个体是无意识的。单独的个体可能都是聪明的,但他们聚集在一起就会变成无脑的乌合之众。群体没有思考。群体性的行为通常并非是由理性驱动,而是被情绪和非理性控制的。 如果身处其中,个体没有选择,只能被群体像洪水一样的卷走。因此。当我们面临到这一切的时候。非常自然的可以理解, 想要去对抗这种群体碾压 是不明智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选择沉默。

    3、沉默者

    在螺旋的另一头,为什么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人们在面临社会和舆论压力的时候,沉默是为了自保,这一点在实验室可以复制。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公共场合吸烟的态度,大部分人反对在公共场合吸烟。 但是在这个实验当中,被试人处于不利的 氛围,也就是在小团体当中其他人都支持吸烟。如果你不支持吸烟,团体就会发出威胁信号,你将被孤立成单个人。 在这样的威胁测试当中,大部分的人都会屈服,不再发表反对吸烟的观点。

    相对于这样现象,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所谓的公众意见,是一个人『能够在公开场合提出,而不会导致孤立和被攻击的议论』。如果你提出的意见会使你遭到孤立或者被攻击的话,你压根就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所以能够被说出来的话,实际上已经经过了筛选。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自由言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所说出来的话,实际上已经经过了沉默螺旋的过滤。法国的卢梭说过,人类其实是公共言论的奴隶 ,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公众的影响,所谓的西方的自由言论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类对自己的言论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自主权。

    4、为何服从

    从人类有最早的社会开始,沉默的螺旋规则就统治整个人类。原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每个人都屈服于它?因为人们喜欢站在正确的一方。当你明白哪一方更加强势 的时候, 你会不假思索的就加入到那一边,往往那是喧闹的一方。一个著名的实验 证明了人类为了站在优势的一边。是不惜说谎的,这个实验叫奥许实验。 有几根长短不一的线条,有一根线 明显 更长,但是小组讨论的时候,小组里面的优势一方坚持那根最长的线实际上是最短的。参与这个实验的人,最终都不得不屈服于优势一方的意见, 说谎把那个更长的线说成是短的。这个实验在很多国家都做过,并且在所有的国家都证明了。 例如最后一分钟逆转这样的事无论在选举在金融市场上经常发生,股票瞬间崩盘就是这样的例子。但这并非最深层的原因。更加深刻的原因是:人类害怕被孤立。

    5、害怕孤立

    之所以会形成沉默的螺旋,是因为如果你与公众的意见不一样,那么你就会成为一小撮人。 在面对公众意见的时候,你要么同意主流 ,要么你就保持沉默,很少有人会说出来自己的反对。人类对孤立是很敏感的,有一个实验测试人们如何判断那些被大家所不待见的人。如果大选的时候,本镇来了一个陌生人,然后他的车被砸了,轮胎被放了气,请问这个人会是哪个党派?这个实验证明了,所有人都能够很敏锐的感知到:哪些人是会被孤立的, 在面对那些被孤立的个体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站在多数和优势的一方。所以人们知道『谁会被孤立』,并会防止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一个新的细分学科 ,叫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揭示了整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分三步:

    首先第一步,当一个群体发现有一个个体没有采纳群体的主流意见的时候,群体会惊讶,然后试图说服那个个体放弃自己的观点;

    如果这一步没有成功,第二步群体就会对那个个体发出警告,希望他能改邪归正;

    如果这第二步也没有顺利进行,到第三步群体就会『重新划分边界』,也就是把那个不听话的个体驱逐出群体之外,

    这是一个经典的群体孤立个体模型。历史和真实生活当中能够找到不计其数的案例。

    孤立是一种非暴力的,看上去不会直接造成损害的一种惩戒性行为,但是它带有巨大的压力。害怕被孤立, 这种恐惧深植于人性之中,小到小团体,大到整个社会,都受这种恐惧所影响。 

    6、孤立的惩罚

    讨论孤立这个问题,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是,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所以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控制着我们去服从。沉默的螺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达尔文曾经说过,脸红是人类所特有的,而人类独处的时候是不会脸红的,脸红是一种社会现象,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因为社会性,人必须服从。 必须跟社会和意见气候进行交互, 哪怕你内心并不同意。所以你要么嚣闹,要么沉默,人总是成为螺旋的一部分。人类社会自古以来,有丰富的各种办法去惩罚那些不听话的个体。

    1)从古代时期最常用使用的手段就是羞耻。人类有丰富的 羞辱个人的方法,例如在脸上烫字,游行示众,当众鞭打 ,如果女性 脱光衣服游街。这些方式都是为了把不听话的个体从人群当中标识出来,然后在公开场合羞辱,《西西里传说》里面的女主人公 就被这样羞辱过。

    2)在日常生活中,更轻微更常见的手段,是一种叫 『尴尬』的情绪感受。尴尬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没有任何人对你施加惩罚,然而你自己会惩罚自己,如果一旦你在公共场合做出了不得体的行为,你自己会尴尬。心理学家说,哪怕只要有一个人在身边,你已经处在社会当中了。对于尴尬的研究表明, 人群越多,人就越容易感到尴尬, 当有熟人在的时候,人会更容易尴尬,所以尴尬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心理。尴尬, 是社会和人群对你的控制,内化到了你自己的深处。

    3)公众意见对个人有一种碾压效果。只要有公众意见存在 ,个体就不得不屈服。 在雅典时代,修昔底德斯就说,公众共同的意见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可能 比写成文字的法律还具有更大强制力,因为很少有人敢于表现出自己不同意。想想皇帝新衣里的那些成年人,就算心存怀疑,你敢说吗?

    4)当一个群体要孤立一个个体的时候,最终极的办法就是把他驱逐出群体。这是被孤立的终极表现。在古代,一个人如果被驱逐出群体,很有可能意味着他会在野外缺少生存资料而死亡。现在,现代时代很少人会因孤立而死亡,但人们仍然害怕被孤立, 被孤立意味着失去所有的帮助和协助, 仍然会对你生活和心理状态造成 影响。因此,人们很自然的了解到,被孤立对自己是不利的。

    三、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只会弱化,但绝不会沉没  

    麦克卢汉(McLuhan,M)指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在网络传播的快速性、跨地域性、匿名性等特征的影响下,互联网媒介承载的意见对个人所产生的压力要大大减少,"沉默的螺旋"作为经典的宏观效果理论,所宣扬的那种个人对陷入孤立状态的恐慌、劣势意见趋于社会压力而对优势意见趋于弱化。

    1、 、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 势必将被弱化

    1)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征提供给个人更自由的意见表达平台

    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甚至而有些不方便用真实身份表达的意见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发表。例如记者戴骁军拒绝封口费事件中,他就是通过匿名发文的形式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网络传播的快速、高效,大大削弱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

    网络传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在网络上意见的表达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很多时候引导了传统媒体进行报道,这就大大削弱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在网络时代,受众通过微博、博客等许多形式都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所以传统媒体无法完全凭借自身传播目的提供给受众意见,否则媒介的公信力会受到极大的质疑,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创造社会现实"的能力的确是被削弱了。济南8.17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如果不是网络的强大力量,山东省女子监狱女民警林某也不会因为与修车人这件小事的争执而受到广泛关注。

    3)网络传播中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许多人不再"沉默"

    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鲜明的特性。许多网友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极力提出与主流声音相悖的观点。例如在教育公平呼声愈来愈强烈的今天,"绿领巾"事件无疑激起了公众极大的愤慨,但是,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反思教育失败的时候,有人却提出不要给"绿领巾"上纲上线。

    2、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仍有存在的合理性 

    网络传播虽然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引起了重大的变革,从而导致其对传播效果有了多元化的影响。但是,"沉默的螺旋"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这与人的心理特点和互联网的缺陷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

    1)受众从众心理的个性使然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互联网是"意见的自由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上没有占大多数的"主流观点"。如果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从众行为",即使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有所改观,也不会根本消除。

    2)群体压力在网络传播仍然存在

    网络的社区化等特征,使受众即使在拟态环境中仍处在一种"社会圈子"中。这样,受众会继续受到来自群体方面的压力从而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网络可以给你匿名发言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免于攻击、不被孤立。2010年,英国肯特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网络空间被孤立,可能造成孩子情绪低落。很多人之所以寄托于网络就是为了逃避现实中受到的孤立,而网络中的孤立虽然可能少了一些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但对个人造成的心理影响却并不比现实小多少。

    3)受众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

    上网浏览信息虽已成为不少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但却并非每个人都经常发表言论。据统计,"所有新闻组的读者只有不到10%的人投稿参加讨论",中国因特网的用户95%的人上网只是查阅和浏览,网络数据信息传输水平极低。这样就造成在互联网传播中,爱发表言论的更加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而不爱发表言论或者不屑发表言论者就继续沉默,两方的意见表达仍形成了"沉默的螺旋"中两方实力悬殊的群体。

    4)网络中的个人传播与传统媒体难以抗衡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看似都成了发布信息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起到监督作用,甚至为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渠道。但在传播技术和影响力方面,主流媒体仍占有绝对的优势。更多人了解到的信息还是大众媒介筛选后的信息,所以大众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并没有完全消解。 

    3、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只会弱化,但绝不会沉没

    沉默的螺旋在20世纪70年代电视作为传播主导力量的情况下提出,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今天网络高速发展,其匿名性、互动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对意见表达的多元化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传播的时代,"沉默的螺旋"是逐步走向弱化的,我们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可以更自由的进行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媒介的社会控制进行遏制。但网络传播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它与现实世界有着种种关联,其功能绝不能被神化。因此,从多个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消解也是有限度的,它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即网络时代下,"沉默的螺旋"会弱化,但绝不会沉没。 

    四、当“沉默的螺旋”遇到中国的90后网民

    这两年来,国内营销界对90后人群十分关注,这些公司试图通过了解90后各方人群的信息来找到营销的契机。中国传媒大学IMI研究所2012年在国内进行过一次全面的90后人群网络化生活研究,是目前国内最新的且最全面的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主要涉及90后人群的生活形态、媒介接触行为、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等内容,调查结果从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90后的刻板印象。当“沉默的螺旋”遇到中国的90后,会发生什么?90后人群究竟如何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究竟会不会像传统上认为的那样,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在他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达观点或沉默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等等。令人可喜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原因挖掘,发现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这些90后不同人群身上,既有许多共性的因素促使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意见表达”,而在每类人群内部,人与人之间又有不同的细节原因导致他们有这样和那样的表达行为。通过部分数据的分析有几个发现,90后人群体现的特征大致概括如下:

    1、90后人群的“表达自己观点”多样化且复杂,不能仅用泛泛的“大众”一词

    “沉默的螺旋”中涉及到的人群通常指的是“公众”或“大众”,认为大众会在表达意见时害怕其他人的压力,而选择沉默或跟风以附和多数人的观点。但“大众”这个词是一个非常笼统的东西。 因此,在此次研究和分析中发现,90后人群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并不是统一的,他们当中有少部分是符合“沉默螺旋”的人,大约占1/5左右;但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坚持己见者,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理性的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部分人大约占到一半,理论上是“沉默的螺旋”的“克星”;还有一些90后人群并未体现出明显的“表达自己观点”的特征。 当“沉默的螺旋”在当下环境下遇到中国的90后时,面临了比较大的挑战。 所以,在对待90后的问题上,应该细分来看,而不是用一个所谓的“标签”将他们全部囊括在内。

    2、90后人群在网络匿名环境下有更多的“沉默”,而非更多的“意见表达”

    我们通常意义上会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他人面对面交流,感受到的压力是最大的,所以会有更少的意见表达,但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可以更尽情的发表评论和释放,所以人更愿意在网络匿名环境下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在此次研究中,并未得到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结果,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反的结论。90后大学生在网络匿名环境下的“沉默”比例是最高的,“表达意见”是最少的。在现实生活中的“沉默”反而是最低的,“意见表达”是最高的。这一反差着实让人意外。如图所示: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的“表达”和“沉默”状况。

    我在对90后人群的深访中发现,国内的网络匿名或网络虚拟环境甚至让一部分90后群体逃离网络。 这部分人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对事件的判断,但却不愿意参与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讨论。他们对自己的言论非常有责任感,不愿意与虚假的、还未证实事实真相的信息浪费时间,思考问题更加理性和客观。这部分群体更希望微博等社交平台有真实的身份验证机制,可以规范言论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他们更希望在这种规范的网络环境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做理性且有建设性意义的讨论。

    3、相比于网络,90后人群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如上图所示,已经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无论是哪种“意见表达”情况的90后人群,他们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线下)与周围的人讨论问题和交流,网络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延伸,但现实中的真实感却是他们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线下与他人的互动。或许,这个发现也有些许的意外。我们总是称90后人群为“网络一代”,他们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想当然的认为他们更加“沉浸”于网络。但数据结果和深访结果都告诉我们,我们直觉所认为的也许并非是真实的。

    4、90后在“意见表达”上呈现出六类人群

    每一位90后在不同环境下的“意见表达”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众多的不同中又有明显的分化趋势,因此通过数据分析发现,90后在“意见表达”上呈现出六类人群,并且每类人群的特征都十分明显。 完全符合“沉默的螺旋”的人群只是其中一类,这类人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在网络匿名环境下“表达意见”,在网络实名下又“沉默”。这类人比例仅占约1/5。而坚持己见的人群有两类,这两类人的特征:在三种环境下都坚持“表达意见”,或者在现实生活和网络实名环境中“表达意见”而在网络匿名环境下“沉默”,这两类人占比约一半左右。

    5、影响90后人群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意见表达”的因素 

    影响六类人群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环境下表达意见的因素有多种。一些相关因素包括网络使用、性别、年龄、地域等,但个性因素是影响90后人群表达观点的主要原因。甚至他们表达观点或沉默与现实还是网络没有直接关系,与网络是否匿名没有太多直接关系,只因“想”表达或“不爱”表达。而这背后又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起作用。

    彩蛋:买一送一;公众号:SFA-0002

    一姐妹在单位招亲:“今年谁愿陪姐过20131111光棍节,姐让他明年过父亲节。” 单位同僚一个个蠢蠢欲动,唯一矮男巍然不动! 一哥们试探道:哥为何如此淡定? 矮男呵呵一笑:从11.11到明年父亲节间隔仅剩7个多月,这爹当的真他妈冤啊!单位同僚幡然醒悟,齐声道:这他妈才叫真的坑爹啊!

    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说:“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只有在他们不作声的默许下,这个世界才会有不觉和背叛。”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寓为「舆论寡头铁律」的沉默螺旋理论,面对90后网民的崛起还能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wa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