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可谓是满腹经纶、功成名就,而他偏偏将自己钟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这多少有点让人不解,这样的“古今第一完人”还在“求缺”什么呢?其实,“求缺斋”名字蕴含着一种哲学隐涵,别有深意。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其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正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返回途中在通天河晒经时,毛手毛脚的猪八戒不慎撕破了经书,孙悟空对此说了这样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天地本不全,经书也有不全之理。
无论是中国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唯物辩证法都认为,世上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事无全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完美。比如,“断臂维纳斯”除了人体的曲线优美、姿态婀娜之外,最令人惊奇的就是那双断臂。
大成若缺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我国先哲的人生大智慧,体现了对天地万物演变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面积极,一面消极。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时下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心态:凡事都要追求十全十美。孰不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试着正视和接受生活中的不圆满和不完美,从中找到新的发力点,这就是“大成若缺”所蕴含的人生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