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为爱?
多数人认为,爱,首先是自己被人爱,而不是爱人,不是培养爱的能力。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爱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被爱,如何变得可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选择不同的路径。一条路,是在社会地位许可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成功,谋求最大的权力,赢得最多的财富,男人特别爱走这条路。另一条路,女士特别喜欢,就是借助浓妆艳抹和华衣丽服之类让自己魅力超凡。还有一条路,男人女士都愿走,就是优雅得体,谈吐风趣,热心助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这些使人可爱的品格,也助人成功,“赢得朋友,影响他人”。其实,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绝多数人心目中的可爱,不过是招人喜欢与具有性魅力的混合。 ——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我们渴求爱,却并不学习去爱,我们自以为懂得爱,其实只是在装作可爱,或者在表演魅力,不过只是精美的器物或者尤物,并不懂得爱之道,不禁让人想起夫子所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而“君子不器”,所以懂得爱是一种幸福的能力,是一种道,需要把其当作一种技艺,甚至艺术来学习。
2.爱之能力
多数人认为,什么都不用学就能爱。这个态度背后还有一个成见,就是认为爱是个对象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很多人觉得,爱很简单,难的是找到爱的合适伙伴,或者找到被其爱的合适伙伴。
评注:就用弗洛姆的话来作为评注,人们往往错误地把“爱上”这个初始经验与“相爱”这个永久状态混为一谈。所以绝大多数婚姻以爱的名义牵手,却总以恨意结束或者以麻木无奈勉强维持。
2.性爱之意
大多数人认为性要求是同爱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很容易得出具有迷惑性的结论:即如果两个人互相愿意占有对方的身体,他们就是互爱了。
爱并不产生于足够的性满足,相反,幸福的性生活 —— 甚至关于所谓性技巧的知识 —— 是爱的产物。假如我们抛开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试图在其他地方为这个观点寻找证据,那么心理分析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考察最常见的性问题—— 女性的性冷淡,男性的轻重程度不一的心理阳痿 —— 我们发现,原因不在于不懂正确技巧,而在于抑制,抑制使人不可能爱。对异性的恐惧或憎恨制造出种种困难,从而妨碍人们在直接的身体亲密接触中彻底交托自己,作出自然的反应,信任性伴侣。一旦有性功能障碍的人摆脱对异性的恐惧或憎恨,从而获得爱的能力,他的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无论学多少性技巧都无济于事。
——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弗洛姆是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他认为爱是出于基于尊重和相知,爱不是性的产物,性是爱的一种表达,是一种极为精妙的表达,但非必然和唯一。
3. 共生的爱(病态的爱)和成熟的爱
爱有两种,一是成熟的人视为人生问题答案的爱,二是可以称为共生型融合的各种不成熟的爱。
共生型的爱又分为被动型和主动型
被动的共生型融合是臣服,用临床术语说,是受虐狂。为了摆脱无法忍耐的孤独感、隔绝感,受虐狂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不可分割的部分,听从其指示,服从其领导,接受其保护。可以说,这个人就是他的生命,他的氧气。不论受虐狂所臣服的是人还是神,这人或神的权力都是膨胀的。他是一切,我只是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作为他的一部分,我分享他的伟大,他的权力,他的安全。有受虐狂倾向的人毋需作任何决定,不必冒任何风险。他永远不孤独,但他也从来不独立;他没有完整人格;他尚未完全出生。在宗教领域,人们把这类崇拜对象称为偶像。在世俗的受虐狂式爱恋关系中,运行着相同的机制,即偶像崇拜。甘心受虐的关系可能伴随着肉欲和性欲。在这种情况下,甘心受虐就不仅仅是精神灵命的臣服,还伴随着身体的臣服。受虐狂臣服的对象可以是命运,可以是疾病,可以是强节奏音乐,也可以是吸毒或催眠产生的极乐状态。不论是哪种情形,受虐狂都会放弃完整人格,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物件的工具,他不需要通过从事创造活动解决人生问题。
主动的共生型融合是统治他人,用心理学术语说是施虐狂。与受虐狂类似,施虐狂把他人变成自己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借此摆脱孤独,克服被囚禁的感觉。他设想自己与崇敬他的人是一体,借此膨胀自己。
与共生型融合相反,成熟的爱是融合,但这融合以保持完整人格与个性为前提。爱是人的主动力量。爱的力量,把隔离人与他人的墙壁拆毁,让人与他人融合。爱使人克服孤立感、隔绝感,同时又允许他保持自我和完整人格。爱是矛盾,相爱的两个人既融为一体又各自独立。 ——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我没啥可说,不过想起武志红的《巨婴国》,我们可能别说爱了,哪怕作为一个有独立之人格的成年人都有问题
4. 爱之奉献
奉献,意味着把另一个人变成奉献者,意味着两人都激活某种东西,从而分享奉献带来的快乐。奉献产生新事物,两个参与奉献的人都为诞生给他们的新生命而心存感激。对爱而言,这一切的意思是:爱是能产生爱的力量;性无能是没有能力产生爱。马克思十分优美地表达了这个思想:“假定人就是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的关系,在这个前提下,你只能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以此类推。如果你想欣赏艺术,那你就必须是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影响他人,那你就必须是对他人实际发挥着鼓舞和推动作用的人。你与人和自然的每个关系都必须是你现实个人生命的一个确定的、与你的意志对象相对应的表现。如果你爱,但没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爱了,但你的爱没有激发对方的爱,如果你没有通过一个生命表现把你从一个爱的人变成一个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
评注: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匮乏感让我们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占有欲,内心紧缩,陷于恐惧和孤独,渴望与人建立连接和关系,但只想从这样关系里去掠夺,同时也对这个世界充满戒备,生怕被别人掠夺,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更多的恐惧和孤独,和更深的无可救药的匮乏感,也就是常说的穷人思维,而且在物质丰富的人群中这样的匮乏感会越严重,这不是物质的错误,是人性的懦弱。
5. 爱之要素
爱并不仅仅是奉献,爱的“主动”性格还表现在各种爱都永远包含下列基本要素:关照,负责,尊重,相知。
假如没有爱的第三要素,即尊重,责任感很容易蜕变成控制和占有的欲望。尊重既非畏惧,亦非仰慕:尊重是一种能力,是能如实看待他人,能感知他人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真诚关心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尊重意味着不利用。我愿意另一个人为了他自身、以他自己的方式成长和发展,不是为了对我有利。如果我爱另一个人,那么我就觉得与他合一,但是,我与之合一的,是他真实的自我,不是我需要利用的一个对象。显而易见,要做到尊重他人,我必须实现了独立;我不需要靠拐杖站立行走,不需要控制与利用他人。有自由,才有尊重:正如一首法国老歌唱的,爱是自由之子;爱是自由之子,管控永远产生不了爱。
没有真正的相知,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相知引导,关照和负责就是盲目的。没有关照,对人的了解是空洞的。知识有很多层次。作为爱的要素,相知不是表面了解,而是深入内心。要达到相知,我必须超越自身利益,设身处地看待他人。例如,我能注意到某个人生了气,尽管他没有表露;但是我可以对他认识得更深,我可以知道他恐惧焦虑,孤独愧疚。这样,我就知道他的愤怒只是某种深层心理的外在表现,我看到的就不是一个愤怒的人,而是一个焦虑不安的人,一个受苦的人。
要达到完全相知,唯一的途径是爱:它超越一切思想,一切言词。爱,是勇敢跳入体验合一。不过,要在爱中获得完全相知,不可或缺的前提是有思想认知,即心理认知。我必须客观认识自己,客观认识他人,才能如实看待他人,换言之,才能克服我对他人的幻觉,克服我对他人的非理性扭曲的印象。我必须客观看待他人,才能在爱中认识他的终极本质。
——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爱真的和颜值,财富无关,甚至和健康也没有关系。很多婚姻在开始之初完全是一场权力控制的争夺战,以物质,容颜甚至性展开的权力游戏,落败者要么选择终身沉默去维系法律意义的婚姻,要么只能静待扭转败局的时机到来,当然也有反叛者快速了断了婚姻。双方从未在尊重,相知,关照,负责的良性循环中去滋养两人的关系
6. 恋母情结对于爱阻碍
如果一个男子在情绪方面还是孩子,因而雄性性格发育不足,那么他经常专注于他在性行为上的雄性角色,以此作为补偿。结果就是变成唐璜,因为对自己的雄性性格没有自信,必须通过性行为证明自己的雄性力量。如果雄性麻痹的程度再严重些,施虐狂(使用暴力)就成了雄性的替代品,一种变态的替代品。如果雌性性格发育不足或发生变态,就会变成受虐狂或占有欲。
精神疾病的发生,可能根源于这样的情况:一个男孩,母亲充满爱心,然而要么骄纵,要么霸道,而父亲懦弱冷漠。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固守幼年对母亲的依恋,成为一个依靠母亲的人,感到无助,表现出接受型人格的特征,即渴望接受,渴望保护、关爱,缺乏父亲的特质,诸如纪律、独立和自主掌握生活的能力。他可能试图在每个人身上找到母亲,有时在女人身上,有时在有权威有权力的男人身上。相反,如果母亲冷冷冰冰,麻木不仁,说一不二,那么他可能把对于母性保护的需求转移到父亲或者父亲般人物的身上,结果与前面说的情况相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成长为一个片面地面向父亲的人,完全顺服法律、秩序与权威,没有能力期待或接受无条件的爱。如果同时还有个严重依恋儿子的严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这些精神疾病的发展过程有个共同特征,要么父亲原则没有成长,要么母亲原则没有成长,较严重的疾病,是因为父母两种角色混淆,不仅就外在的父母而言混淆,就自己内心的两种角色而言也混淆。深入探究,也许会看到,某些精神疾病,例如迷恋型精神病,更多地发生于片面的父亲依恋,而其他精神疾病,例如歇斯底里、酗酒、没有能力申张自我、没有能力务实对待生活、以及抑郁症可能更多地是片面母亲依恋的后果。——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在这里不得不再提武志红的《巨婴国》,尤其在中国特殊文化背景形成的家庭关系中,男孩心理发育往往会停滞于恋母情结中,由此在成年后精神阉割,缺乏独立和担当,病态地在性中求证自己男性特征等问题很严重。
7. 爱与自爱
艾克哈特大师对上述关于自爱的思想做了最好的总结:“如果你爱自己,你就像爱自己一样爱每个人。如果你对任何一个人的爱少于对你自己的爱,你就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但是,如果你以同样的方式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那么你像爱一个人那样爱他们,而这人既是神也是人。一个人,如果他爱自己,也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的人,他就是伟人,就是义人。”——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西方伦理里有黄金法则和白银法则,黄金法则是“爱人如己”,白银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即使是所谓自私的人,他们往往没有形成完整的自我,缺乏对自己的认知,恋爱和婚姻只不过误以为可以通过他人可以修补支离破碎的自我,而具备爱之力量的恋爱和婚姻是两个完整自我的相遇和携手后不失自我的两人关系升华。自爱令我们满足,但自私却不然;自爱使人温和敦厚,自私则使人产生偏执妒忌。所以自私并不是爱自己的表现。自私的爱根本不能称之为爱,只能礼貌地称之为占有,他们残忍而无知,是爱的人类杀手。
8. 伪爱
有一种比较复杂的病态的爱,根源是父母之间是另一种状态,即彼此不相爱,然而又过度抑制自己,既不吵架,也不表露彼此的不满。与此同时,父母的彼此疏远使得他们与子女的关系也变得不自然。如果一个小女孩在“正确”的气氛中长大,但是与父母都没有亲密接触,她会感到迷惑与恐惧。她永远不肯定父母感觉如何,在想什么;气氛中永远有个未知的、神秘的成分。结果,小女孩会躲进自己的世界,做白日梦,远离他人,此后在爱恋关系中采用同样的态度。躲进自己的世界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恐惧,让人感到在世界上立足不稳,因而经常导致受虐狂倾向,唯有受虐时才能体验到强烈的兴奋。这样的女性宁愿丈夫失态咆哮,不愿丈夫的行动持续正常理智,原因是,丈夫失态,至少可以让她卸掉紧张和恐惧的重担。感情冷漠会产生难熬的紧张,为了终结这种折磨人的紧张,她们会无意识地刺激丈夫失态,这种情况并不那么罕见。
我们可以把另一种伪爱称为“伤感的爱”。这种爱的本质特征是,只能在想象中体会爱,无法在此时此地与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关系中体验爱。这种爱最普遍的表现方式就是替代满足,也就是通过看爱情电影、读爱情故事、听爱情歌曲得到的满足。人们通过消费这些产品,满足他们那得不到满足的对爱、对融合、对亲近的渴望。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在婚姻中不能拆除孤单的壁垒,但是,观看银幕上情侣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会感同身受,潸然泪下。对许多夫妇来说,观看银幕上的这类表演是他们唯一一个体验爱的机会——不是体验彼此的爱,而是一起作为观众体验他人的“爱”。他们就能够分享作为白日梦的爱;然而,一旦面对两个实实在在的人之间的现实关系,他们就冻成了冰人。——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我们常把从未红过脸的婚姻当作高品质的婚姻,其实那只是双方建造的生命监狱,双方都是囚徒,对婚姻和孩子的伤害都是内伤,是最不道德婚姻。
9.生命之爱
只有当两个人从生命内核彼此沟通时,也就是都从生命内核体验自己时,才可能有爱。这“生命的内核”才是人性的实在,是生命的主动,是爱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是永恒的挑战,它不是休憩场所,相反,它意味着共同运动,共同成长,共同工作;和谐也好,冲突也罢,欢乐也好,悲哀也罢,相对于根本大事,都是次要的。而根本大事,就是两人从他们的生命本质体验自己,他们通过与自我合一而实现彼此合一,不是借助逃避自我而实现彼此合一。爱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关系的深度,是相爱双方各自的主动与力量;唯有在这果实中,才能辨认出爱。——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相爱是两个完整的自我纵身之爱,需要勇气,付出和担当,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而非激素控制的瞬间时刻,是双方关系的滋养和深度,而非一堆商品化的技术指标,爱需要辨认和养护,而非怨恨,掠夺,和碾压。
10.培养爱的能力
培养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能否克服自恋,能否克服对母亲和亲属的不伦情结。获得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能否成长,能否在与世界的关系和与自己的关系中培养一种创造取向。要克服自恋,要重生,要成长,信心必不可少。实践爱的艺术需要锻炼信心。非理性的信,根子是臣服一个压倒一切、全知全能的力量,是否定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理性的信则是建立在相反的体验上。
树立信心需要有勇气。有勇气,意味着能冒险,愿意忍受痛苦和失望。若认为平安保险对人生最重要,就不可能有信心。躲进堡垒,靠远离他人和占有财富保平安,只会把自己变成囚徒。被爱与爱人都需要勇气,都需要敢于认为某些价值至关紧要,敢于跨出那惊险的一步,敢为这些价值冒牺牲一切的风险。
可以锻炼信心和勇气吗?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锻炼信心。抚养孩子需要信心,入睡需要信心,开始工作也需要信心。我们每个人都习惯具备这种信心。如果没有这信心,就会过分担心孩子,就会失眠,就无法开展创造性工作。没有这信心,就会多疑,就不能与人打交道,就会患疑心病,就无法作长远打算。必须具备信心与勇气,我们才能坚持对一个人的判断,即使舆论或某个出乎预料的事件显示我们判断失误。必须具备信心与勇气,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便这信念不受大众欢迎。有信心,有勇气,我们就不会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悲哀视为我们不应当遭受的惩罚,相反,我们会把它们视为挑战,克服挑战会让我们更加坚强。锻炼信心和勇气,可以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留意人们何时何地失去信心;看穿人们掩盖自己丧失信心时编造的种种辩解;认清人们在什么情况下行事懦弱,看清他们怎样把自己的胆怯合理化;留意每次背叛信心会如何令我们软弱,每次软弱又如何导致我们再度背叛信心,陷入恶性循环。以上都是锻炼信心和勇气的起点。迈出这第一步,我们就会认识到,我们觉得是怕得不到爱,然而事实上 —— 经常是在无意识中 —— 我们是怕爱别人。爱,就是在无保障的情况下把我们交托给他人,就是把我们奉献给我们爱的人,希望我们的爱在他(她)们心中激发出爱。爱就是信,信心小,爱必少。关于怎样锻炼信心,还有什么可说的吗?也许别人还有话说。假如我是诗人,是牧师,也许我还能试着再说一些。但我不是,所以我也就不勉强为之。我的意思是,只要真想学会信,就一定能学会,正如小孩学走路一样。——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爱需要学习,我们从基因那里掌握的男欢女爱的本能已无法作为我们在这婆娑世界中获得幸福的根基,我们要从人性深处重新审视何为爱,为何爱,和如何爱?爱究竟是什么?爱和幸福的关系。我们除了思考,还要进行刻意的训练,不断提升和伴侣的关系,还要耳濡目染地让孩子领会其中奥妙,实在是人生的重大课题,抱不得任何侥幸心理。
11.博爱
既然爱意味着以爱的态度对待每个人,既然爱是个性格特征,那么它必然不会仅仅存在于我们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里,而是会出现在我们与所有人的关系中,不论我们接触这些人是通过工作,通过商务,还是由于职业。爱亲人与爱陌生人之间没有什么“分工”。恰恰相反,爱陌生人是爱亲人的先决条件。——弗洛姆《爱的艺术》
评注:有爱的能力,不仅关乎婚姻的幸福,还决定的事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前景,因为说到底爱是一种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关乎人生幸福,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修炼爱的能力,与其逃避,不如全力去修炼。
这篇笔记是作为自己关于爱的学习笔记,也希望能在未来给儿子一些指导,也能帮到没时间看《爱的艺术》这本书,但想看的朋友。最后以《诗经》中一句结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这就是我理解爱最美好的状态。和一个人携手,带着对彼此的爱和尊重,一同走在路上,不是谁依附谁,而是平等地并肩前行,互相支持,又能彼此深入。我们的生命中暗藏着很多巨大的谜团,只有爱才能给我们最完整的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