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学习笔记

作者: Aimily微笑向暖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14:09 被阅读0次

中午学习了一个关于写作的新知识,就是【如何让句子读起来有力量】。

老实说,老师分享的简单,易懂,实操性强。

可以说用起来,立竿见影。

那我就简单复述下我的学习笔记吧。

如何让句子读起来有力量?

读起来的力量,来源于表象的文字。

那文字怎么写,可以让读的气势也如虹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的东西放在一起,组合在一个句子里。

这样做的效果,会大大增加句子的能量,对比越大,感染力越强。

我们来看两个实例。

那句阿姆斯郎踏上月球时说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吧。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个是不是运用了对比,我个人和人类的相比较,小和大的对比,衬托出虽然我个人与人类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我迈出的这一步却是整个人类的进步?

狄更斯在《双城记》写了一个伟大的开头: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走向地狱。”

8个对比,8种力量,8种震撼。

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真的是古来已久。

从流传下来的的成语和名句中都可窥见一斑。

大智若愚,口是心非,外强中干,眼高手低,聚少离多,面恶心善,沧海一粟......数不胜数。

这些成语为什么能流传下来?

并且,人们现在还在经常使用?

我觉得,是它们具有节奏感,画面感,很容易被我们记住。

“和你一起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跟你一起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杜甫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

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你也常有耳闻吧,甚至自己也时不时拿出来说两句。

这里是不是都运用了对比呢?

对比,我们知道了,但是怎么运用呢?

很简单,两个步骤:

1、想好要写的东西,找到这个事物的相反的那面。

比如说你想写光亮这个词,然后赶快找到它的相反,光亮相反是什么?

黑暗。

光亮和黑暗这两个材料到手了。

第二步就是把相反的两样东西加起来,然后制造画面、细节和动感。

2、将这正反两个事物连接起来,制造画面和细节。

光亮和黑暗,怎么连接?

黑暗中发亮的东西是什么?火炬可不可以。

黑暗中的火炬,是不是有感觉了?

黑暗中发亮的东西还有什么?灯塔可不可以?

黑暗中的灯塔,那就比火炬亮多了,而且还有了希望的寓意。

不是有一个名句就叫【万古长夜一明灯】?

看,万对一、长夜对明灯,它不仅是对比,而且是双重对比。

所以万古长夜一明灯,光念这个句子就都感觉到悲壮了。

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把它组合在一起使其产生新的含义,是不是很与众不同?

再想加入细节,让句子更深入人心。

把画面也加进去。

有了画面感,再往里添加对比的东西。

慢慢往里面加东西,是不是对比、细节、画面感、意境慢慢的都呈现了?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选用对比物的时候一定要选生活中常见的。

因为人的大脑要接受新的东西,新的画面很费劲。

写东西不要怕多,不要怕犯错。

只有在错中改正,进步才会更快!

说实话,今天的学到这个小技巧很普通,我原来都没有好好运用。

自我感觉,如果真的掌握了,不管是在文章标题还是内容方面,都会让整篇文章得到更高的加分项。

所以,我也希望我今天的笔记能给更多需要提升写作水平的朋友一点小启发。

写作的路上,我们一起精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篇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mu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