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父亲算是大吵了一架,原因在我看来是我们对于家的理解不一样。
父亲脾气很大,而且在我看来还有点小孩子气,他本不能喝酒,我们一家人都劝他,他却觉得每个人都要死,说什么都是命里注定的,不让他喝不如让他死了之类的在我看来简直是三岁儿童的幼稚的不能再幼稚的话。这让我想到前几天一个家长和我说他孩子不写作业,还有正当“理由”——他正处于叛逆期,这是必须经历的。这个听起来很滑稽,乍一看似乎还有点逻辑。这样对比和父亲的看法简直一般无二。
今天吵架是因为他觉得奶奶不讲道理,埋怨奶奶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昨天在别人面前居然骂自己的母亲。我当时因为外人在,而且是在自己家里,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就当做没发生,可今天他又翻出来了,我就和他争吵起来。实际上,从我的客观角度来说,奶奶的确做的不对,但是我觉得“家”是一个最不讲“法”的地方。只属于家人之间的地方,家首先讲的是“情”,所以我喜欢写作时称“父亲母亲”,而不太喜欢用爸妈这种口语词,家是亲情的港湾,也是世间万般情的源头。
一天的忙碌后,回到家。鞋一换,衣服一脱,你也就卸下了在外面的一切。只享受这个只有情没有“法”的地方,如果你是丈夫或者妻子,你的爱人会自觉的帮你打洗脚水,拿好鞋,帮你捶捶背,提前准备好了热乎的饭菜,而你可以完全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不受任何“法”的约束,如果你是儿女,你也可以一句我回来了,就让父母迫不及待的、事无巨细的为你服务,听你安排。而你可能还会不领情,会有几句埋怨的话语,可是你的父母丝毫不会介意,下次还是会那样对你。
古人讲国法家规,国法无情,家规无法。家人之间只有一荤两素,一句干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