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也接触到财务报表,但是仅仅会做资产负债率,流动速率等基础分析,很难了解公司的真正运营情况。特别是在股票的投资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天书一般的财务报告更是觉得无从下手。曾经看过一些财务方面的书籍,总是被满篇的财务专业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通俗易懂的财务报表解读书籍,让我们这些不想以财务为专业的普通人,能通过财务报表判断公司是否运营正常,而《用生活尝试就能看懂财务报表》正是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明樟,大名鼎鼎的MJ,在台湾以“数字力”著称,也在大陆举办了数期相关课程,据说很受欢迎。
读下来,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清晰易懂,只讲述财务报表中最关键的部分,以及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还通过台湾企业的一些实例做了简要阐述,正是达到我所追求的“不求精通,但求理解”的程度。
全书的重要概念是,三张财务报表一定要整体看,任何单独的一张都说明不了什么真实问题,三张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因为只有这张表做不得假。
业内会计事务所的财务审计报告也是有“套话”的,从“标准无保留意见”到“否定意见”共有五档,对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认可程度依次降低。
损益表是这本书讲述的第一张报表,它告诉我们公司到底是赚还是亏,但是表面数字并不一定能反应实际情况,因为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这种盈亏是推定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比如很有可能有应收账款的坏账,退货、索赔等,有形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也有很大的运作空间。这张表的逻辑是:收入-成本=毛利;毛利-费用=净利。核心是要将收入细分,看收入的来源是否能够长期稳定。
资产负债表是我们常常听说的第二张表,它告诉我们某个时间点公司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收益情况。著名的会计恒等式就源于这张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公司资产,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做分类和记录时,遵循的是“流动性递减”原则。它和损益表的关系,是损益表的税后净利如果向资产负债表左边走,就是资产投资;如果往右边走,就是处理债务。另外,对于我原来一直不明白的商誉和资本公积给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商誉”就是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花的“冤枉钱”;资本公积就是公司“不劳而获的好处”。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资金流入流出的动向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营运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分别对应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和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原则是:现金的流入用“+”,现金的流出用“-”。现金流量表是一张真假立判,生死存亡的表,它反应的是企业的存活问题,一旦资金流断裂,企业就会瞬间死亡,而企业亏钱并不会马上倒闭。
判断一个公司运营是否正常,至少需要以下几项指标:
1、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一定要大于零
2、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损益表中的净利
3、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4、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的趋势变化应该相同
这本书让我形成了对于三张财务报表的整体观,但这仅仅是基础。要想对财务报表加深理解,非要自己经常分析使用不可,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按照书中内容,多分析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争取将财务报表的基本解读烂熟于心,所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足够多的样本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