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为虚度年华而遗憾,因逝去的时光而后悔。大学四年,因认知所限,偏安一隅,虽然有心考研却没有付诸行动,没有规划人生。那时年轻的我,没有太多阅历,从未走出学校,也缺乏拼尽全力向上生长的勇气,所以这样的特质注定那时的我与读研无缘。我怕考不上211不敢报好学校,又瞻前顾后,最后报了本校,又怕考上了,消耗读研的机会,没有得到更好地锻炼培养。于是,我没有参加考试。
毕业后,进入一家待遇挺好的公司,为中国企业500强。我的同学都在985,211读研。本行业提升受限,本科学历不满足当前内卷现状,研究生也只是成为助理工程师,我仍然决心进学。
在毕业消沉两年后,我成功进入了当前的学校读研。读研的经历是坎坷难言的,我从黑暗之中,奋力追逐光明,钻出泥土,迎来一抹新绿。我忘不了之前两年的经历,那段晦暗的时光,也忘不了我对自我提升的坚持。
我读研每日都在为梦想而追逐,努力,每日规定工作目标,每日长时间沉浸于思考问题之中。于是,我在半年内有两篇文章等待发表,有所成果。
然而,随着认知的提高,我更加清楚认识到当年虚度年华的遗憾。如果我能有现在的认知,在本科阶段就能保研,拥有现在的知识,就能发个不错的文章,成功保研到现在的读博目标机构A读研究生。提前毕业到A处,拥有更好的平台资源,仍研究现在的方向,因为提前三年,有信息差,就能拥有更多地成果,也能准备出国留学读博。出国读博,读博士后。回国后,就能一直从事我如今的终身规划,科研。
我觉得我的科研要从本科抓起,荒废时光是一种遗憾。但更多地遗憾在很多人看来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孩提时代。如果从小培养科研思维,我们国家就不缺少顶尖科学家了,不缺少爱因斯坦。这类似的项目,在美国早已尝试。并非智力超群的人类只诞生在美国,而是我们的神童没有被发现,科学培养。我们拥有14亿人口,拥有更多的人口基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现在的我们能够把下一代教育好,健康茁壮成长,以目标为导向培育成科研栋梁吧。
然而,往事不可追忆,我们能把握地只有现在,提高认知,提前规划,才不会在认知突破之后,遗憾当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7624504/fefd17189f934f4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