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大学生活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作者: 哈746 | 来源:发表于2017-05-17 00:26 被阅读0次

岳麓书院讲坛第266期

主题: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主讲人:丛文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陈松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时间:2017年5月16日


道德文章,见字如晤

文|王昌江

从甲骨文象形之意,逐步发展到文字笔画。

书法之美,在于入乎其内,体会点、画之中所纳精神之气;书法之美,在于出乎其外,领悟形而上的哲学之思。

“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卫夫人的《笔阵图》是一种阐释。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的《九势》也是一种阐释。

走近书法,在于结合作者人生的语境欣赏其作品,进而在欣赏的基础上临摹,在临摹之上再创作。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三大行书之美,在于情到深处之真,在于不知其然而然。

《兰亭序》为酒后文心肆意而成、《祭侄文稿》在颜收复常山、战乱废墟中见侄儿头颅,悲愤之情催发、《寒食帖》贬谪之苦,郁郁心结诉诸笔端。

临神,不在于多,而是需要深刻领悟一幅作品,体会下笔者的心境、平生遭遇。从而在作品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创造。

对文字境界形而上的追索,消融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隔膜,除了想象力更需要的是与年岁同时增长的阅历。

道德文章,见字如晤。一个人落笔之间,就是性格最真实的展现。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寒食帖》

相关文章

  •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岳麓书院讲坛第266期 主题: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主讲人:丛文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陈...

  • 三三

    见字如晤。

  • 见字如晤

    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你们了。 繁重的学习使我连阅读的时间都要靠挤,更别说去见你们了。不过,想必你们也是忙的跟陀...

  • 见字如晤

    “嗨” “嗨” “请给我来信” “见字如晤……”

  • 见字如晤

    我注意到,他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嗯,不得不说,他的鉴赏水平真的很高,写的短句都很美。或悠扬或大...

  • 【见字如晤】

    为了见你,我聚焦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所有瑰丽结晶,我将它们小心妆点在你所能看到我的任何侧面,然后从容淡定地看着你视若无...

  • 见字如晤

    那颗星星,被赋予了贯穿无底深渊的钥匙名为守护的门出生在一个不存在的时辰将心怀敌意的人定在原地笑着驱逐我 烟火让风捂...

  • 见字如晤

    男主人公傅之醉卧远方战场,女主人公文答仍守信写信,看徐子为如何用回环恬静笔法让他们再次凄美相遇。——题记 在停...

  • 见字如晤

    旧时人们写信时,习惯以“见字如晤”开头,意思是见到他的字,就如同见到他本人。 提到文字书写,我就忍不住想:人类什么...

  • 见字如晤

    01 昨天早晨跑步的时候,遇到一个叔叔,很热情的打招呼,雨后的清晨那个叔叔穿着短袖短裤,告诉我三九伏天他也这样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mr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