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两个孙子把奶奶风光的埋葬,年轻的称赞,年老的叹息。
在三峰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西北角住着一户人家。
年老的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年幼的孙子。
老人的儿子因为上山打石头,被埋在了石窝坑里。
年轻的媳妇受不了这打击,受不了贫穷日子的煎熬,嫁走了。
从此以后,爷爷奶奶挑起了抚养孙子长大的重担。
长大的兄弟俩,身体壮实高大,是农村标准的好小伙儿。
他们外出打工赚钱,把家里破旧的老瓦屋,翻盖成了明亮的六间平房。
能干的他们受到乡亲们的青睐和赞扬。爷爷奶奶以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说媒的一个个上门,可惜都没有入了两小伙的眼。
爷爷奶奶想让孙子娶老实能干的姑娘,不要太漂亮,庄稼人,下雨知道往屋里跑就行。
没了爹没了娘的孩子,哪里会听老人的话?
他们打工在外,眼光高,心劲儿足,一个个领回了自己满意的媳妇。
两兄弟同一天举行了婚礼仪式。每个媳妇都扛着肚子,穿着时尚的嫁衣。
爷爷奶奶看不惯,摇摇头,不言不语。
奶奶吃惯了粗茶淡饭,不会做什么改样的饭菜。
做了她们也不吃。
她们都是自己买东西,自己动手。一间灶屋里,谁吃谁做,垃圾扔的到处都是,没人打理。
奶奶收拾了一次又一次,叹叹气,不说话。怕她们听见不愿意。
每天清理垃圾,刷锅洗碗,好像这些事情,奶奶做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她们看见了,装作没看见。孙子也从来不说老婆一句。
老人摇摇头,不言不语。在街坊四邻面前,从不说孙子媳妇一句坏话。
老人养大了孙子,如今还要给孙子的孩子操心。
给他们做衣服,给他们喂饭,给他们穿衣,还要给他们刷洗屎布,拆洗衣服。
没有一句怨言,看着小孩子可爱的笑脸,一切苦一切累,都值得。
过了没几年,爷爷和他儿子团聚去了,剩下一个不中用的老奶奶了。
大家平常很少见到老人坐到大门口,到街上悠悠转转,清闲一下。
直到有一天,老人被闺女接走,大家才知道,两个孙子,媳妇的德行。
老了,给她们做不了好吃好喝的,孩子也大了,用不上老人了!
闺女来看老娘,听到侄媳妇被指桑骂槐,心里气愤。和侄子说话,侄子不搭理,拿眼翻她。
不忍心老娘被嫌弃,挨骂,一气之下,接回自己家。
没想到,老娘养了两个如此不孝的孙子。
在闺女家住的几年里,孙子和媳妇没有看过她一次。
太思念孩子的奶奶,中间回来过几次,媳妇们不待见,孙子不挽留。伤心的老人,每次都是抹着泪重新离开。
亲们近邻都不和兄弟俩来往,背地里都在骂:不知道感恩的东西!老天爷早晚饶不了你们!
乡亲们祝他们俩下地狱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不,老人终于和老头儿子相聚去了。闺女把娘拉回来了。
叫孙子媳妇起床,说你奶奶不中了。
她竟然说头疼,不起来。躺下又睡了。
简直是个畜牲!
最后给孙子打电话,两个孙子一听,齐双双的回来了。
闺女哭的声音,响彻村子上空,随着风在街道穿行。
两个不孝孙子跪在奶奶灵前,哭的一把鼻子一把泪。
还请了个哭灵的女人,和着音乐,哭着诉说着心中的悲痛,好像死的是自己的亲爹娘。
还有两班子响气,声嘶力竭的对比嚎叫。
晚上的天空,灯火通明。唢呐的声音,流行歌的声音,鞭炮震耳的声响,几里地都听的很清。
乡亲们都可怜老人,一生辛苦,纷纷来吊孝,祝老人一路走好。
祈祷老人家,在那边过的开心快乐。
风光的葬礼,想把淡薄了的亲情弥补。
看热闹的人一街两行,大家交头接耳。
年轻人在啧啧称赞:看人家弟兄俩,给奶奶办的真行!这个老太太在那边一定笑着,祝福儿孙们发大财呢。
村里的老人摇摇头:把花的这些钱,用在奶奶活着时候才正经!现在死了,风光好看有啥用?
孙子们穿着重孝跪在灵前,哭的异常悲痛。
眼泪是真的,哭声是真的,鼻涕也是真的。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旁边,还有他们的狐朋狗友搀扶着。看上去,似乎也有些悲伤,可能受环境影响吧。
坟前,两个原来无比悲痛的孙子,清清嗓子,声音洪亮的对奶奶说的:
奶奶,您走了,我们非常舍不得,万分舍不得啊。没办法,一个人的命是上天注定的。无论我们怎么哭,也把您哭不回来了。
我们无比悲痛。风光送您走,希望您在那边开心快活,过着神仙的生活。希望您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安发大财啊!
……
但愿吧,人死了,不就黄土一堆。活着的人平安发大财吧。
村里一个老头儿,在一边轻轻说:婶子啊,你那么辛苦把他俩养大,你活着他们都不管。您在那边别保佑他们,让他们多吃些苦吧,让他们多作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