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追求的是完整》1668天2024-07-01

《人追求的是完整》1668天2024-07-01

作者: 晴晖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3:11 被阅读0次

        六祖惠能在《坛经》当中向弟子普及了三十六种相对性概念,又叫作三科三十六对法门。

        (一)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彼是不得其偶道之机枢,民以地食为天想以观地事,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二)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三)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

        惠能讲这三十六种相对的现象,是教导弟子们摆脱偏见。如何摆脱呢?方法就是你看到任何东西、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一端,而是要看到整体。如何看到整体呢?惠能讲的很具体,就是当我们看到明的时候,要有暗的意识;看到常的时候,要有无常的意识;看到烦恼的时候,要有菩提的意识......也就是你要活在一个整体里,而不是碎片里。考古学不断地在考古,在追寻一个永远无法追寻的过去;天文学不断在延伸视野,在探索一个永远无法探索的未来。也许并没有一个源头。但是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个源头;也许没有一个尽头,但是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个尽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碎片,而是一个整体当中的一个元素。人是一个个体,但同时又是一个整体,我们活在一个社会里,一个单位里,一个家庭里;时也活在天地之间;活在记忆里,活在憧憬里,活在过去和未来。只有我们明了我们从什么地方来,有着一个过去,并且明白我们最终要到什么地方去,有一个未来,才会有所谓的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并不是说人生苦短即时享乐,而是在当下的每一个片刻你都活在一个整体里。怎样才能活在一个整体里?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做一个完整的人。

        当今时代很多人活得很分裂,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分裂,房子越盖越多、越盖越高、越盖越集中,把人和自然分开了。第二个是身体和心灵的分裂,人们好像越活越纠结,心里知道是不对的,不想做,还是去做了;心里明白是假话、空话,不想说,但还是去说了。内心和行为长期分裂,心理就生病了。生活在这样一个分裂的环境里,怎么做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人,我们看见的只是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可以是无限的。身体的主人是无常,心灵的主人是我们自己。我们的颠倒在于用了很大的心力,想要去做身体的主人,而忘记了在心灵的国土我们可以成王。无论怎么用力用功,人都没有办法逃避死亡,但是心灵的世界、心灵的力量,值得我们花一生的时间去发掘去领悟。因此我们要真诚的问自己,我是要跟随身体的欲望去生活,还是跟随心灵的呼唤去生活。

        如果身体无法掌控,那么我们问什么不回到自己的内心呢?回到自己可以掌控的国土上去,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问问自己,这是我想做的吗?如果不是,跟随自己的心就是不为难、强迫自己,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如不想读书了,那就休学;如果不想工作,那就辞职;如果不想继续在一段关系里内耗,那就离开。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前提,你得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能够做的是什么?所谓选择你需要有两个以上的选项。想明白之后,你自然就会去选择一个你想做的、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但是很多人当下确实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喜欢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的是什么。或者很多人在现实当中常常是没有选择的权利,是不得不做。这样的情况下,跟随自己的内心还有一种境界,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不太聪明,学习很多年,怎么都学不会,几句简单的偈子,总也背不过,好不容易背过了,转头就忘了。很多同学劝他放弃,他很难过,一个人在墙角哭泣。释迦牟尼看到,问他怎么了,听完原因后,淡淡地说,“学不会,总会扫地吧?现在开始不要想别的,就安下心好好扫地”。这个学生很听老师的话,从此就什么也不想,只是安心扫地。十年之后,这个人成佛了,成了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不如安心扫地”,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心眼前能够做的。不管做什么,只要安心去做,就算是扫地,也能够把你带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

        其实,世间万物,并没有喜欢不喜欢,存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有生一定有死,有健康一定有疾病,有幸运一定有不幸,有成功一定有失败,人活在不可能只要这一个而不要那一个。现代的主流价值鼓励做一个成功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这种导向并没有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反而增加了人们的挫败感。所谓成功也罢,幸福也罢,这些词语表达的只是存在的一端,而忘了另一端,把人生当作了只向某一端的赛跑。而存在不只有某一端,而是一个整体。存在如大海,不是向着某一端奔跑,而是融入大海。成功或者幸福,都不过是生活当中的某一种状态,你可以去追求它们,但是追求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这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的全部是,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不仅有幸福,还有不幸,并且真正的不幸,是我们对所谓幸福的痴心妄想,我们以为幸福有什么诀窍可以得到。幸福这个词意味着我们把生活分了成败,意味着我们接受成功却排除失败。真正喜乐的生命是把一切当下所经历的都当做生命的整体,全然地接受、享受。晴天享受阳光,雨天享受风雨,并没有幸与不幸......我们一辈子所要学习的不过是如何生活,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学习做一个完整的人。(主要内容来自费勇)

相关文章

  • 追求完整的自我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我想,是时候了,做出选择,迎接明天...

  • 你是追求“完美”还是“完整”?

    最近听了一句话:你是要选择事情更完整还是更完美? 如果选择做事更完美,那务必就需要你在看重的事情上面投入很多的时间...

  • 人生无需完美,完整即可,尽无足赤

    人生无需完美,完整即可,尽无足赤,人没完人,我们都不要去追求完美的人生,只需追求完整的人生即可。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 《NLP心理实操技能课》第三天,2.限制性信念(下)。

    情绪是我们的能量。 把追求完美变成我追求完整。 把追求卓越变成我追求精益求精。 信念是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被信念...

  • 人,是有所追求的

    最近读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三眛》,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先生讲人大至可分三类,一类是物质生活的人;一类是精神生活的人...

  • 人是要有追求的

    于我而言,一点小小的追求就是写的文章有人看,有人喜欢看,而且我为此倾注的是自己的热血与情感,以及我的观点和思想输...

  • 碎片随想

    因为人会自动构建连续关系,所以破碎的镜头才能连贯。追求完整感似乎是身体某个基因的自动运行,而且从不停止。追求完整仿...

  • 人的一生其实追求的是平静

    完整的文章标题应该是这样:人们通常以为自己一辈子追求的是快乐,其实不是,人的一生其实追求的是平静。这句话是...

  • 力量来自于完整的自己

    一个人学会与别人共享自己的力量,个性才能得到最完整的发挥。 一个人,不需要不应该不可以去追求完美,但是要去追求完整...

  • 人的本性是追求目标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目标,实现心愿,不论你的愿望是什么,只要你目标明确的想干成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大脑和神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追求的是完整》1668天2024-07-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wp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