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先行
一、背景
二、体验思路及环境
三、各平台个性化模块明细
四、个性化场景分析
五、唯品会YY建议
六、总结一下
一、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电商的逐步发展,线上商品的数量、种类越来越丰富。而当今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间碎片化,缺少耐心,导致选购成本增大。
如何快速从海量商品中找到想要的、 更好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这是提升用户体验、平台销售额的关键所在。
因此,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商品推荐,实施千人千面,走个性化之路。是电商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体验思路和环境
本次将以淘宝APP、天猫APP、京东APP、唯品会APP进行对比,主要对4个APP中,已经有哪些典型场景是个性化覆盖、以及大体的作用意义。(只罗列典型场景,可能未必覆盖全部)
由于每个APP的功能位置和频道名称不同,为更清楚、统一去对比分析。故结合4个APP的页面布局和功能特征,列出5个大的方向点:搜索、首页、个人中心、商品详情页、社区频道。
体验设备:iPhone 6(IOS 8.2)
APP版本:淘宝(5.8.0)、天猫(5.19.1)、京东(5.1.0)、唯品会(5.21.6)
个性化场景_对比归纳三、各APP的个性化场景模块-明细与对比
(1)淘宝APP_个性化场景
版本:5.8.0
搜索:搜索结果个性化;
商品详情页:底部商品推荐;
首页:广告位、淘宝头条、淘还抢、有好货、爱逛街、必买清单、616大促、各楼层模块;
个人中心:购物车、收藏(商品、店铺、内容)、足迹、推荐工具;
社区频道:微淘、社区;
(2)天猫APP_个性化场景:
搜索:搜索结果个性化;
商品详情页:底部商品推荐;
首页:广告位、618大促、各楼层模块;
个人中心:购物车、购物清单
社区频道:关注、范儿
(3)京东APP_个性化场景:
搜索:搜索结果个性化;
商品页:头部商品推荐、排行榜;
首页:广告位、京东快报、发现好货、店铺头条、降价排行、闪购、618大促、各楼层模块;
个人中心:购物车、关注(商品、店铺)、我的偏好、推荐工具、中心底部有为你推荐;
社区频道:无
(4)唯品会APP_个性化场景:
搜索:无;
商品详情页:抢光时有商品推荐;
首页:广告位、档期、专场、运营位;
个人中心:购物车、收藏(品牌、商品)、购物车、您的私藏品牌馆;
社区频道:无
四、个性化模块的对比分析
通过罗列和对比,不难得出:个性化是一种手段,其根本以用户为中心,在APP中的各个内容场景中发挥作用,打造千人千面,从而让用户获取更好体验和帮助平台销售。
那么,4个APP在同一模块下,个性化的表现是怎样呢?并且在不同的模块进行个性化推荐,其意义又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将从各APP中,挑选部分经典的场景示例说明。
(1)搜索
个性化搜索搜索,是帮助用户找到心仪商品的功能。个性化搜索,顾名思义,就是在搜索过程中融入个性化元素。将可以让用户快速找到喜欢的商品,以获取更好体验、快速引导购买,提高转化率。
此处需要说明,由于唯品会是以品牌特价特卖为产品定位,与品牌供应商直接合作,故目前是没有以商品作为维度进行搜索,但此功能很重要相信后期会支持上线。
体验搜索“运动鞋”为例,其搜索结果是偏向男性,风格和类型均符合用户偏好。
扫盲: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个性化搜索的原理:一方面从用户角度来讲,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体现在网购行为上,就是各人的偏好不一样。这种偏好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有价格偏好、类目偏好、地域偏好、使用偏好、品质偏好等等。尤其是不同的购买能力会导致用户对不同客单价或者品牌的偏好。恰好淘宝有能力对这些偏好做一定的挖掘,然后按照不同维度把用户做进一步的细分。
另一方面,从搜索的角度来讲,平台有两件事情可以做:首先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明确他们的消费指向,包括对消费者的各种偏好信息杂糅后得出的一个划分;其次是对商品的分类,比如一件商品它的档次是高端还是低端,品牌定位于什么年龄层等,平台可以通过数据的采集,把商品按照各种维度进行分类。这两件事情做好后,当客户进入到淘宝购物时,平台就能够把他们跟商品做一个相关连线。如果该消费者是我们俗称的“屌丝型”客户,平时喜欢买打折商品,价格倾向偏低,那么搜索给他呈现的结果页面就会偏向低价位的产品。如果观察到一个消费者年龄在30+,消费能力比较强,并且注重对品牌的追求,那么平台方在其搜索的相关页面中,就会把符合他消费习惯的产品尽量往前排。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串联这两者的关系:如果系统检测到某个消费者对新品的关注度比较高,淘宝就会相应地为他呈现更多当下流行的产品。那么应该如何定义新品呢?商品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标类和非标类。标类的更新不会很快,比如3C产品,基本有明确的上市时间,定义新品比较容易;而非标类只有品牌会有新品一说,比如一些服装品牌等。所以对于非标品的新品抓取工作就显得相对困难,无论是从技术手段还是卖家方来说,很难做到绝对准确,但这将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2)商品页
商品页个性化推荐商品页个性化,作用是帮助购买转化、了解用户购买意图。
个人认为后者较为重心,若当前商品不是用户所期望的,此时做个性化推荐不仅可以进一步洞察用户的偏好,同时努力去转化购买,而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探索用户的购买偏好则能丰富用户画像,为个推系统助力。
(3)首页
首页千人千面首页个性化:作用是用最短的时间,让用户发现兴趣点,即为了吸引用户留下来。
各APP的首页基本内容都非常丰富,因为这是用户打开APP的第一次呈现,如何让用户更精准发现特色功能、感兴趣的是非常重要。
(4)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的典型场景有:收藏、购物车、我的偏好,逐步分析。
A.“收藏”(关注)
收藏页个性化推荐收藏个性化推荐,作用是为了帮助购物决策,提高转化。
感兴趣的进行收藏,可以明确用户对此类有意购买,但可能需要与更多同类商品进行比较,若能提供个性化相似的商品,是可以帮助用户进一步决策购买。
B.“购物车”
购物车个性化场景购物车个性化推荐:作用是提高客单价、进一步引导用户转化。
购物车是离支付的最后一步,利用各种满减、换购和优惠促销等方式,提供凑单推荐,以让用户能再多买几件、优惠也会促使用户下单支付购买。
C.我的偏好
偏好推荐更懂你我的偏好推荐,作用是让用户获得更好体验,提高用户忠诚度。
每个用户都希望被了解,是与一个懂自己的交流。因而有此功能会让用户感到贴心,先不说是否转化,但肯定会让用户获得更好体验。
(5)社区频道
社区内容的个性化社区频道,承载内容、互动分享。作用是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加强流量利用,利用导购提升转化;
五、对唯品会的个性化建议(YY扯淡)
唯品会,在电商平台之中,算是比较有特色。(无搜索无全品类,特卖+品牌+限时模式)
最大的特点是品牌+特卖。建议可针对品牌,做内容个性化。
唯品会最大的内容,肯定是品牌商品。而品牌本身就有自己的定位,这里的定位是指风格、性别、价格等,已经具有明显的人群属性,是已经个性化的。若是在其品牌基础上再进一步丰富扩展,可以更好的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转化。
做品牌的内容导购,其内容可以为品牌故事/特色、用户分享动态、直播或视频导购。因为很多用户在阅读内容的时候完成购买——不论是微信自媒体电商、网红直播卖货还是“男生有哪些基本款春装”这类专题,这实现了内容上的导购。
为什么更好的转化?是因为用户看到一个商品时,一般会有两种场景行为。
直接搜索,出现众多商品。此时是“联合评估”状态,会在意商品之间对比,本身的购买意图是否理性,各种的理性分析去判断是否值得;
而商品出现在内容时,此时是“单独评估”状态。并没有处在“我要购物”、“我要逛街”的心态和场景下,而是在悠闲地看着美妆达人直播,或者自媒体的文章。这个时候你在意的是产品本身好不好,带给你的感觉怎么样,以及价格能不能接受,并没有过多的对比,相对更好转化。
电商“人货场”六、随便总结
个性化是一种武器。但前期是有必须多的内容。这里的内容可以是商品、品牌、也可以是以此去扩展的内容,才能把武器安装在各个场景下,然后精准瞄准用户,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做品牌的IP,以扩展各种特性的内容,去吸引用户变为粉丝。粉丝则自发构成强社群,而这样会愿意为品牌和产品的一切周边买单。
在体验4个APP后,不得不说淘宝平台,在个性化+内容这方面确实是功夫深。(后续会再单独分享关于电商走内容之路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