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梅梅 二
第二天,梅梅给小武带来一件新款的羽绒服。尽管冬天将要过去,羽绒服已穿不住了,但小武还是穿了它好些天。
自那一次烧火事件之后,梅梅的性格突然有所转变,变得安静了,不再嚣张。朴实倔强的山里男孩小武不动声色就虏获了梅梅的芳心。
母亲知道后坚决反对。她不是反对梅梅早恋,而是象小武这样山村的男孩压根是她不会接纳的。母亲软硬兼施,但梅梅懵懂的初恋竟然顽固地走过了漫长的一季春夏。
最后一次,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了梅梅一晚上。梅梅只记得母亲最后一句说的是:“只要你和他分手,妈妈什么都给你买,给你买白金戒指。”
第二天一早,梅梅就在自家楼下对小武说了分手的话。她叫小武以后一定要去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好来“赎”她。当然梅梅并没有用“赎”这个字,但梅梅当时给小武传递的根本就是这个意思。本来就注定会夭折的恋情此时忽然有了某种哀伤的婉约的意味,甚至会让当事人对虚无缥缈的未来有了些许幻想。
小武没有过多的表现出不舍,他居然会不合时宜地叫梅梅把他赠与她的金项链还他。那是小武晚上打工节衣缩食攒了好久才买到的,细细的一根,梅梅一直戴在脖子上。小武的无礼让梅梅不再缠绵,摘下项链给小武,转身跑上了楼。
在楼上的窗口,梅梅躲在窗帘背后,见小武在楼下站了好久才走。梅梅还是流了泪,为了小武在将要走出她视线时落寞的回头,她不知他将要走向何方?那个夏天是他们技校生涯的结束。
后来,梅梅的手指上多了好大的一颗白金戒指。
技校毕业梅梅没有工作,紧跟着父母在离异九年之后忽然复婚,据父亲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梅梅。在梅梅看来,父母离婚或是复婚都不关她的事,他们只是住在一个家里的三个人。唯一的好处是父亲会拿很多零用钱给梅梅,好象这样就能补偿梅梅十年之中空缺的父爱。父亲也曾给梅梅安排过工作,但梅梅没去上过一天班,她每天只是休闲,娱乐,轻松地花掉父亲给的零用钱。
梅梅能自己挣钱,一开始梅梅并不知道她会走上这一条路。那时梅梅在社会上已有很多朋友,一次酒后,一个朋友的朋友带她去宾馆开了房。事后那人给了梅梅五千元,梅梅回家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母亲。母亲笑着数了数,抽出一张给梅梅说:“以后梅梅出去玩都打车啊。”这些都是梅梅后来告诉我的,让我的内心有了不能承受的撕心裂肺的痛惜。
梅梅很听母亲的话,但在她的潜意识里一定是怨恨母亲的。喜欢梅梅的男人很多,梅梅周旋在各色人等仿佛乐此不疲。那些男人给的钱梅梅没再交给母亲。她发誓,一定会攒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去找小武。让小武带着那些钱到母亲那里去“赎”她,这一次梅梅在内心里肯定了“赎”这个字。只是她这一辈子也许都弄不明白,在他们这样的家庭,吃穿不愁,她的母亲到底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很讽刺的是,半年后梅梅自以为她已攒了一大笔钱 ,而且她已打听到小武现已在省城的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里上班,因为勤奋备受老总器重。梅梅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想象,带着她为自己准备的“聘礼”,千里迢迢赶到小武所在的城市。当她风尘仆仆,一身疲惫,一脸阳光灿烂地出现在小武面前时,小武像以前梅梅烧他衣服那次一样,眼神复杂地看了梅梅一眼。然后低下头说,他定婚了,是老总的亲戚,也是小武爹早年就给他定好了的娃娃亲事。也难怪,就凭小武,任是他再努力勤奋又怎样?就凭他在村里当小官的爹,十八九岁才技校毕业就能上省城的公司上班?!
一切都没能象梅梅预想的那样,没有喜极而泣,也没有痛不欲生。小武只是简略的宣布了他已订婚的事实,而梅梅也似坦然的接受。其实当时梅梅的内心是凄惶的,何况她还不曾被谁拒绝过。自尊与突然降临的打击让梅梅来不及思考,来不及疼痛。她只是条件反射地转身离去,甚至没有一句责问的话。那是2001年的冬天,风吹得脸上湿漉漉的凉。
梅梅负气地走在陌生城市的街道,在她内心有些侥幸的渴盼,希望能象所有电影里常常会出现的情节,哪怕仅仅是一句无力却煽情的呼唤呢 !但是小武并没有从身后追上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