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欲孽被称为宫斗剧的鼻祖,最精彩的并不是宫斗,不是一群女人为了向君主谄媚使用拙劣的伎俩,而是权谋背后的人性和动人的爱情。
如妃剧中的如妃刚一出场嚣张跋扈,在她的命令下面目狰狞的小太监勒死了陈妃,后来更是在传出陈妃闹鬼的房间里打翻宫女太监偷偷上供的祭品并且破口大骂“活着就斗不过我,死了也别想斗得过。”
玉莹和尔淳尔淳一出面就表现了深沉的心机,表面上对玉莹倍加关怀,背地里使用各种办法加害她。月上柳梢头,尔淳身披大衣随另外两个影子在花园的僻静处向一名两鬓斑白的老太监跪下“拜见义父大人!”
玉莹随着选秀的马车来京的路上,骄傲又心直口快,受到其他人的排挤嫉妒,尔淳处处维护她,那天明月与轻风。玉莹擦着眼泪说:“尔淳只有你最好,那天土匪来了她们都想丢下我”
安茜安茜是宫里最有资历的宫女,才智多谋处事不卑不亢,她谨言慎行,帮助被算计的玉莹躲过一劫又一劫,为她出谋划策,她常常说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出宫那天和奶奶相聚。没有想到的却是因此而得罪了皇后。更间接导致至亲被谋害,从此走上了复仇的道路。
如妃后来,如妃落魄的抄着金刚经,眼泪一滴又一滴的掉在宣纸上,晕染了一大片,一个母亲因为和孩子不能见面的伤心地滴落在观众心上。内乱的那天,她放走了安茜和孔武这对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眷侣,说“你们走吧,出去就自由了。本宫还要在这紫禁城斗下去。”
玉莹曾经真心对待的安茜背叛了她,她觉得似乎世界上没有谁能再相信了。那天晚上她打翻了桌子上的东西声嘶力竭、眼泪飞溅“安茜,你为什么背叛我。”而那个时候她并不知道,安茜为了复仇早已经放弃了一切。直到孙白杨三番两次的为她置身陷阱。最后内乱的时候,尔淳和孙白杨都来找她逃出宫去。她想的如果出逃,必将至其父母于不义,更加会给家族带来灾难。那一刻她仿佛失心疯的笑着“我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还要继续留在这里。”
不能同生只能共死孙白杨是最懂玉莹的人,也是最深爱她的人,他没办法丢下她不管,最后二人被皇后设计陷害,葬身火海。
安茜一心扳倒皇后为奶奶报仇,斗到最后发现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自己,她放弃了深爱的孔武、背板了信任她的玉莹,失去了把她当亲妹妹看待的小禄子。但是逝去的亲人再也换不回来了,奶奶永远躺在了那个采药的山坡上,拿着棍子悄悄离开的一群太监满意的回去复命了,明明还有一天就见面了,失去唯一期盼的安茜付出了所有的代价,内乱的那天,带着如妃给他们的机会,连同暴民射中的流箭,依偎在孔武的怀里。听着那个深爱的男人憧憬着以后的美好的生活,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折断的箭殷红的鲜血浸透了孔武的眷恋。
安茜与孔武一曲悲歌从紫禁城传来,一只白鸽衔着残破的指环丢在孙白杨父亲的手上,头发花白的老人眼泪纵横。
剧终,你理解了剧中的每个人物,她们竟像曾在这个世界存活过一般。仔细想了想,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无奈——被禁锢在紫禁城里的女子们,她们无法与之抗争的命运,一个巨大的悲剧,诠释着斗来斗去一场空的主题。每个人都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爱情在巨大的命运之轮里碾得粉碎,真情在权谋里显得可怜又可悲。
尔淳那些痴情的女子和真挚的感情唯美的像那首曲子,婉转动听而又凄婉哀伤,中国传统的感情故事就是这样含蓄又深情而久远的。尔淳入宫为妃,在未见皇上之前因为孙白杨就已经芳心暗许。孙白杨就是这样一个风度翩翩惹得很多女人喜爱的角色,并不是因为他英俊潇洒,而是他对宫中女子的同情与关怀。他常常为身在冷宫的弃妃福雅诊病,为失宠的妃子送彩纸。当尔淳洞悉了孙白杨对玉莹的感情,很是伤心,并退回了他赠送的跑马灯。
福雅福雅为了经常见到孙白杨原来每天都在偷偷地服用五石散,她的病总不见好,直到有一天昏倒在地才告诉了他这一事实。那一刻,她是幸福的。尔淳为了救孙白杨早已不再听从她义父的安排甚至将自己置身于险境。孙白杨为了玉莹,最后与她同葬火海。故事的张力不在真实而在于戏剧化所营造的那种效果。
那些缠绵悱恻的伤感的悠长的音乐,至今回荡在耳边,仿佛那天惊天动地的爱情重现在你的眼前,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称金枝欲孽更像一种情结的原因。
它满足了人们的钟情幻想。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的爱情,电视剧却演绎了,它那么神圣而又美好。甚至带着一点牺牲自己的悲壮色彩。
曲子始终在心里回荡,在陷入沉思的时候、伤感的时候。也许你还没用遇见那个人,却仿佛已经有一份无主的深爱存放在心里了。它是那么的沉甸甸又感动人的。
这份钟情妄想就是金枝情结。
曲子推荐(金枝欲孽 笛子二重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