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昨天下午,忽然看到《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文章,《他676分上清华没微信,看到手机后沉默了》。
看完后,拿着手机的我却沉默了。
文中的少年名叫单小龙。
就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
而知道这一喜讯的时候,他还在工地上。
为了帮助贫寒的家庭减轻负担,他每天在工地差不多要搬12000公斤的钢筋。
上学这么多年,同学都没有他的微信。
原因是,他只有一个很破旧的老式直板机。
即使这部手机,也是父亲用了三年后才给他的。
虽然其他同学用的都是智能手机,可单小龙知道:
自己不能去攀比,自己应该去跟同学比的只能是学习。因为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学习,除了这条路,再无他途。——《人民日报》
2
我一下子想到了读大学才第一次看电影、吃肯德基的阿J。
阿J和我同村长大,我们一起在一个很偏远的山区读的小学,然后去县城读了初中,再然后一起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读高中时,住在一个对我们很关心的老师的宿舍里,可以自己做饭。
为了省钱,我们每星期从家里背着米、面,从自家地里摘下菜带到宿舍去自己做饭,一天三顿就吃那么几样菜。
早上经常就是就着花生米,一人喝一碗稀饭,一个星期也很难吃一次肉,两个人都吃的面色如土。
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和他哪都没去,就在宿舍里简单吃了点东西,下了一晚上的象棋——阿J的高考成绩并不如意。
最后的结果,阿J的分数只能上三本或者专科。
他的父母都是文盲,不识字,为了供他上初中、高中,他的哥哥一直没有谈恋爱,打工挣的钱全部寄到家里。
阿J犹豫很久,最后咬着牙决定还是去上了一所三本学校,因为我们那时已经知道,许多企业招聘的时候,本科和专科就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门槛。
三本的学费很贵,他们家里除了到处找亲戚借钱,阿J还要自己打工挣生活费,为了省点路费,一年只回家一次。
回到家依然要挖田刨地,施肥除草,干很重的农活。留在学校,则是到处找兼职。
人生第一台电脑,是阿J当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服务生后买的。
但这所有的一切努力,也仅仅只是能支撑他读完四年大学而已,根本不可能改变贫穷。
大学毕业后,阿J去了一家企业,头两年工资全部打回家还钱,连过年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这些年,阿J和我不抽烟、不喝酒(工作除外)、不泡夜店,也很少参加什么应酬,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学习。
我们一直在互相鼓励,还像当年的难兄难弟一样。
很感激,那些年刻苦奋斗的日子里,并不是我一个人独自走过。
一个人默默奋斗太过艰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也容易心理失衡,有人和你一起奋斗,互相鼓励、互相照应,会好很多。
3
阿J考过了一级建造师和一级造价师,跳了三次槽,在他工作的第六年,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部门主管。
阿J把老家的房子重新修了,二层的小洋楼,足够父母在老家安度晚年了。他的哥哥终于不用再补贴家用了,顺利地娶了媳妇儿,现在小孩儿都两岁多了。
他的父母也已经不用再下地干活了,偶尔种点菜,就当是锻炼身体。
曾经那样的艰辛、贫穷和无助,都终于熬过来了。
我曾去过阿J租的房子,很破很旧的一个小区里,屋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但在睡的床边和柜子里,静静地码了很多已经翻得有些破旧的专业书,那是阿J这些年奋斗历程的见证。
阿J从一无所有甚至是“负债累累”,到现在能在大城市安家立业,改变整个家庭的境遇,一共用了十年。
四年,勤勤恳恳地读完大学,把专业课学好;六年,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
就这么简单?
对,就这么简单。
正因为有这样最真实的案例,所以我一直在鼓励身边的年轻人:
不要放弃,一定要相信这个社会再操蛋,也一定会给坚持读完大学、一直努力奋斗的年轻人留有一席之地。
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利用自己能学到的技能,兼职赚钱贴补家用。
但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总期待三五年就能改变命运,心浮气躁,甚至做出错误判断。
就像毛主席说的:不要急,慢慢来。
该有的总会有的。
4
这些年里,无论在网上还是在身边,我都见到了太多当年的品学兼优,变成了日后的世俗圆滑。
在浮躁的社会和流俗的价值理念之下,多少人的心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
还有多少人能在贫寒的生活中,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奋斗?
很多人初心都已经丢了,却还以为自己只是更加适应了这个社会。
多少年过去了,很可能自己已经变成了曾经最鄙视的那种人,然后把这种变化,叫做“成功”。
我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
是因为就在几周前,同样是清华的高知美女廖蕾,被人拍到在一个饭局上与人过分亲昵的视频(不忍再放视频,大家自己去找来看吧)。
而令人感叹的是,廖蕾曾经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贫寒学子。
她的家境,其实比今年刷屏的“感谢贫穷”北大女孩王心仪更为艰难。
高中时,妈妈下岗,爸爸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清华,之后保送研究生,机械工程硕士毕业。
如果她能沉得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就在这个专业里深造,数年后也一定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但在金融业这个“来钱更快”“更光鲜”行业的吸引下,她最终选择放弃所学专业,投身到“名利场”中。
然后,因为一场饭局,十余年寒窗苦读,一朝斯文扫地。
但扪心细想,打败她的仅仅只是这一场饭局吗?
我有时候都在想,名校毕业、形象姣好的她,原本可以选择走一条更正大光明的路,为什么非得要选择跳进大染缸,并就真的接受了这染缸中的“潜规则”呢?
想了想去,大概只有八个字吧:
初心已失,急功近利。
5
我出生寒微,对贫穷带给一个人身心的影响,有着切肤之痛。
长期处于贫穷的状态,但又生活在能接触到富裕生活的大学和城市中,很容易就心理不平衡,甚至扭曲。
无数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在高中尚能保持个人品德上的优越感;到了大学,耳闻目染身边同学、老师的衣着举止,社会上的各种“成功人士”,心理变化之剧烈,完全超出旁人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说着“坚持自我”,真的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了。
就像尝尽生活艰辛,受人资助多年才完成学业的廖蕾。
换个角度去思考,她也只是想早一点把自己的家庭从贫困的泥潭中拉出来,尽快地走向更为成功的人生。
站在她的角度,似乎这些都是理由。但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为了这些理由就值得出卖自己的尊严吗?多年的苦读,清华的校训,师长同学的期待,都忘到哪里去了?
穷不怕,就怕你把穷当成了合理化一切事情、一切行为的理由。
哪怕早已超出了你原本的底线,也能心安理得。
这才是最可怕的。
但真正接触社会,了解到了那些隐藏在背后残酷的真相,看到了那些黑暗的一面,经历了屈辱和贫苦后,还有多少人还能像小说里的令狐冲那样无所谓?
于是,有的人终成了岳不群。
而有的人则成了林平之。
大家都在骗人的时候,你的诚实就失去了价值;当随时一把火将一切烧毁的时候,辛苦的积攒也变得没有价值;当低声下气才能苟活于世的时候,追求真理便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
正如米南德一世所说:许多人原本不是无赖,但生活的不幸,让他不得不成为一个无赖。
除了学习,他真的什么都不用急。
虽然我知道社会依然不公,城乡贫富差距明显,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跃入高层、一朝高升的机会。
但至少——请记住,真的是至少,只要你还在坚持学习,那么,这个社会至少会给你一条能自食其力,甚至走向逆袭的机会。
这样的学习,不只是学校里的学习,而是无论何种境遇、无论你已毕业还是辍学,只要你还没放弃学习,还在通过各种方式充实提升自己。
喜欢我的文章的可以关注公众号:不流泪情书(还有免费的vip影视资源哦,包括很多爱奇艺,腾讯优酷vip都可以看,算是给大家的小福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