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

作者: C叔聊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5:53 被阅读0次

    书籍:《跃迁》

    字数:778

    作为一个业余篮球爱好者,上学时看NBA比赛,很喜欢模仿偶像的经典动作,但大多数时候模仿的很别扭,或者实战中施展不出来。后来看到NBA教练的教学视频,一个假动作往右实际往左的运球动作,他的做法是这样的:

    1、第一步先练习拍球,要求拍球间隔分别为1.5秒,1秒,0.5秒,左右手

    2、第二步胯下运球,从前往后再到前,要求拍球次数为3次,2次,1次,左右手

    3、第三步才开始练习最初看到的那个动作

    实战中能用到的一个动作,背后则有一系列系统的练习来支撑,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练习,背后又有一套实战研究总结而出。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看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过不好的核心在于,获取的知识和道理是一手的还是二三四手,那些非常吸引人的标题和营销都是经过精美加工的三四手知识,而一二手知识比如论文和研究报告则相对难懂。

    是听那种轻松的5分钟商学院,还是看一本《经济学通识课》更能让你了解经济学,答案也很明显。掌握源头的知识虽然比较痛苦,但长远却更有好处,碎片化学习虽然方便,但学了就忘了,反而更没效率。

    但有时候看了很多书仍然觉得好像学到了,但要和别人讲又讲不清楚。怎么能让书中的一手知识成体系?

    这就讲到《跃迁》里面提到的重要概念:萃取知识晶体,什么叫知识晶体?所有散装的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架构,形成了知识晶体。

    在现在的股票市场上,有许多数据可以作为投资参考,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设计出一些特定目的的算法,再根据一系列算法的组合成为模型,这个模型就可以专门进行投资分析和预测。单个的数据就像知识点,单独数据是没用的,但海量数据通过算法进行整合,成为知识架构,最后形成的模型知识晶体才是最大价值所在。

    了解到这个可以如何践行?

    过去读书也有输出,但输出的比较凌乱,不成体系,久而久之知识点就会被遗忘。所以以后的读书都需要有规律的总结和系统输出,更多的书之间再继续组成知识晶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片化学习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pp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