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书五经(孟子:梁惠王2)

四书五经(孟子:梁惠王2)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2-06-19 05:35 被阅读0次

昨天的分享是孟子谒见梁惠王,见许多鸿雁麋鹿,母鹿伏池自悠悠,肥大毛色润,白鸟素洁世无俦,百姓们欢天喜地建灵台,其实在我脑海中也呈现一派祥和欢乐场景,可惜我文笔功底太差,描绘不了。

不管了,今天继续往下读: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自理国家,(真是)尽心竭力呀!河内发生了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移往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内,当河东发生了灾荒时,我也是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一个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人民并不见减少,而我的人民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文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拿战争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的敲响了,兵刃已经相接,(打了败仗的)就丢下盔甲,拖着武器,狼狈逃窜,有的逃了上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逃了五十步的拿自己只逃了五十步这点去讥笑逃了上百步的(胆子小),(您觉得)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逃到百步罢了,可这也是逃跑呀。”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鱉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孟子说:“大王,您竟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必去奢望您国家的人民比邻国增多了,(治理国家的人)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那粮食就会吃不尽,不拿过于细腻的鱼网到池塘中去捞鱼,那鱼类水产便吃不完,砍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是老百姓供养生人、安葬死者都不感到有什么不满。老百姓对养生送死,没有什么不满,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原文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五亩大的宅院,种上桑树,上了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了,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耽搁他们饲养繁殖的时间,上了70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家人百亩的耕地,农事不失其时,几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挨饿,认真的搞好学校教育,反复的阐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重要意义,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背着、头顶着(重物件)出现在道路上。70岁以上的人有丝棉衣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现在猪狗一类家畜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了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饥民,老百姓死了,却说:‘(致他们于死的)不是我,是凶年饥岁。’这和拿刀把人刺杀,却说:‘杀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是能够不归罪于兄凶年饥岁,这样,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今天就学到这儿。

今天让我明白了一个君主虽然尽心竭力想治理好国家,但是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大环境,人民不可能拥护君主。一个国家要想安定富强,除了抓好农林牧渔,还有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1035)读《孟子》1:仁义为先

    孟子拜见梁惠王。见面之初,梁惠王就问孟子:“老先生,您千里迢迢赶来,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吗?” 孟子当即回应梁惠...

  • 《海说孟子》修订版9:众人皆杀(傻)我不杀(傻)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梁惠王篇:孟子遗憾离开梁国 孟子和梁惠王谈了这么多,惠王好像很感兴趣,可...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

  •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孟子-梁惠王-0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正站在池塘边上,观赏着那些奔跑飞...

  • 孟子见梁惠王(二)无可救药的梁惠王

    提纲 1、梁惠王的需求是什么 2、孟子说的仁义是什么 3、为什么不能以利为先 4、为什么见梁惠王被安排在《孟子》首...

  • 孟子见梁惠王(一)针锋相对的第一面

    提纲 1、梁惠王的需求是什么 2、孟子说的仁义是什么 3、为什么不能以利为先 4、为什么见梁惠王被安排在《孟子》首...

  • 义利之辨学习笔记

    学习【孟子.梁惠王上】之义利之辨。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 《孟子·梁惠王上》01:你的问题是什么

    《孟子·梁惠王上》01:你的问题是什么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

  • 何必曰利

    近日,读《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颇有感触。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书五经(孟子:梁惠王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rk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