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读书笔记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我们应该为当下创造点什么_读《沉重的肉身》后感

我们应该为当下创造点什么_读《沉重的肉身》后感

作者: Bebetter | 来源:发表于2016-04-05 12:33 被阅读0次

在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功臣丹东对人民民主的自由产生了怀疑。他的怀疑,来源于一位名叫玛丽昂的妓女。人民们认为,卖淫是贵族老爷们有钱有势逼出来的,只要消灭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制度,卖淫的不道德现象就会自然消除了。而玛丽昂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认为卖淫仅是一种生理行为,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所以这也仅仅是个体的生存感觉偏好的不同而已。而人民民主制定的所谓的法律,是依据大众的偏好制定出来的,这不能保证所有人的自由。

至此,丹东认为民主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的民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的民主是指个人的偏好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的自由民主。但要实现这样的“自由的民主”,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大众的偏好,那么自己的前半生都在为法国大革命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思考的终点,丹东预见了虚无,而这种虚无,让他自己自愿地奔向了自己为贵族准备的断头台。

《沉重的肉身》

在《沉重的肉身》书中的第一个章节,就讲了这个“丹东和妓女”的例子。而在丹东在人生的最后体会到的虚无,笼罩着整本书。无论是《牛虻》里的琼玛,还是《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他们都体会到了肉身给自己带来的沉重感,也体会到了自己灵魂之于肉身的虚无感。

书中说的虚无,让我联想起佛学中的“空”的概念:既不是“无”,也不是“有”,是当你将任何事物放在时间轴观察时,会发现任何事物都不曾拥有片刻的存在,因为任何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这里说的任何事物,不仅仅指我们生存的世界里的客观物质,也指我们自身的切实感受,而这种变化无常的感受,就容易让我们产生虚无感。人性中对于功名利的“无尽的欲望”,就是这种虚无感的物质化的体现。我们难以把握未来的感受,就好比如曾经一穷二白的你拥有了人生的第一辆车的时候,感受到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但你难保未来会有一天不会为没有拥有一辆更好的车而沮丧。

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虚无感?

在《黑天鹅》这本书里,提到:影响深远、概率极低又无法预测的“黑天鹅”事件,在世界上几乎每一种事物上都会发生。比如:美国地产泡沫引发谁都没料到的次贷危机、911恐怖袭击、03年的非典等等。

不仅是对于大众事件,对于个体的感受,也同样会难以预测。不仅如此,对于同一个个体,也会产生两种对立的体感。比如卡夫卡,他并不喜欢菲利斯却与她订婚,然后又解除婚约,而且这事还搞了两次。既想孤独,又想有一个女人在身边,这就是卡夫卡的身体感觉的悖论。

同样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强大、很勇敢,可以做很多事,但在某些情景里,我们又发现我们很脆弱,脆弱得像个婴儿,除了嚎啕大哭,什么都干不了。

虽然自身的虚无感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沮丧,但并非说明它对我们没有积极意义。

一来,它时刻地警醒着我们要为自己的当下创造点什么。无论你现在多“衰”还是多“屌”,假如你能体会到虚无,你就知道这些都不重要,这些都会过去,这样我们就可以逐渐地变得“无我”,我们将可以把自己看得更轻。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当下”,我们通过在当下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能减轻自身的虚无感。不少有创业家精神的人,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份虚无感,才会着眼于当下的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二来,你自身的虚无感也在告诉你:不要以你的价值观粗暴地去判断别人,因为每个人的体感都不一样。如《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觉得,“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前者是生理情感——感官享乐,后者是爱情——相濡以沫。托马斯和萨宾娜一样,把身体欲望与身体情愫分开,身体欲望对感觉对象的选择不是专一的,所以托马斯有对无数女人的身体欲望,萨宾娜也会有对无数男人的身体欲望。相濡以沫只会产生于身体情愫,这种情愫的欲望对象是唯一的一个,由此产生同床共枕的欲求。而特莉莎就不一样,她和从前的人一样,把感官享乐与相濡以沫牵扯在一起。

再想得深一点,什么是道德?好人的标准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压根就没有绝对的答案,现有的价值观也只是取决于现代人的大众偏好而已。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现有的社会道德观念,而是认为社会上每个个体都应该被尊重,即使是罪恶滔天的罪犯,也值得所有人去原谅。

相关文章

  • 我们应该为当下创造点什么_读《沉重的肉身》后感

    在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功臣丹东对人民民主的自由产生了怀疑。他的怀疑,来源于一位名叫玛丽昂的妓女。人民们认...

  • 回忆很美

    为什么回忆很美,因为回忆的时候创造了角色抽离感。 如果当下就能创造抽离的话,当下也会很美。 读校长的文章,欣赏李商...

  • 沉重的肉身

    我从未背负过十字架 可我依旧步履蹒跚 春光铺满十里长街,女人 携带着疑问,目光如炬 飞不起来的生活如沉重的 空气,...

  • 沉重的肉身

    读《1984》的尾声,大脑里忽然出现了《沉重的肉身》,于是跟随指引,拿起来这本在书架上沉寂了多年的书。 如果没有师...

  • 沉重的肉身

    如果既觉得一种生活不可忍受,又觉得另一种生活不可企及,就是一个人对幸福的想象太过分了。 ——刘小枫

  • 【Day2】上海NLP绽放奇迹

    我喜欢应老师的这个解读,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改变自己,消除以前的固有模式,活当下创造,创造什么解决什么?就是那些大大小...

  • 回到“沉重的肉身

    策划人:李子旸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过去这些年,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思潮,就是企业可以通过互联...

  • 沉重的肉身:《死亡秘密》读后感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自《铁笛先生》[https://www.jianshu.com/p/3abc...

  • 我们肉身沉重,是因为物欲太强

    很欣赏陶立夏对于断舍离的观念: 曾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不少物品,关于它们的记忆最清晰的不是最初获得时的快乐,而是最后...

  • 这个世界正在蔓延着心累...

    这个世界正在蔓延着心累,每一个沉重的肉身都被头脑的欲望带走,拖着往前进,缓慢而执着。 我们常常在追逐中忘记当下,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应该为当下创造点什么_读《沉重的肉身》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s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