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近期在学习一些得到的课程,想每周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自我认知和自我总结,输出成文,作为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天天要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不是指运动,而是指我们每天在生活过程中自然就能参与,不需要专门的设施和场地的事。
对于老年人来说,提高您的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提高平衡能力才是关键。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老年人有时候不活动是因为关节变硬了,柔韧度下降,关节越硬就越不愿意动,越不愿意动,它就越硬,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老年人还有一个很大的健康风险就是骨折。这个也是和关节的柔韧度,以及全身的平衡性下降有关的。什么样的运动或者活动能够提高这两项呢?给您推荐两个, 一个是瑜珈,一个是太极拳。
这个点我非常赞同,我自己就长期坚持各种运动。而拿我自己的父母为例,我在几年前就给他们买了运动手环,所以他们很早就养成了每天走10000步的习惯,这样就有了基本的运动量,减少了久坐的危害。另外,他们自己对乒乓球很感兴趣,现在也养成了每天在小区大乒乓球的习惯。乒乓球对于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还是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没有瑜伽或者太极拳要求更高,也算有了一些这方面基本的锻炼。
我目前正在试图培养他们做一些有力量、心肺功能和协调性要求的身体运动,比如核心力量训练、HIIT训练等,这是一个新的运动阶段。
饮食有节制
此处的“有节制”只两个方面:一个是饮食的数量,一个是饮食的种类:
饮食数量:“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饮食种类:“蔬菜豆为主,蛋白主食辅,每餐八分饱,不甜不咸好。”
吃饭七八分饱,这一点对于我也是很有启发的,之前一直习惯于有大餐就吃到过分抱,这其实是根植于我们来自祖先的基因中的,到现在物质条件丰盈之后,反而是有损健康的。
在我的上篇文章《精力管理》里,我已经提到自己的饮食结构,已经在以肉蛋奶为主,碳水尽量少摄入,并且我自己并不喜欢吃太多盐,这些都是在践行饮食节制很好的基础。
日日有盼头
有盼头,就是有目标感。有目标感的人,他往往能更积极主动地去做事,积极主动地去处理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不容易放弃,所以寿命也更长。
第一,您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您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事,特别期待或者盼望的事,然后您把它写下来,每天看一看。
第二,您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爱好或者喜欢做的事,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时间再去做了。您可以试着在这些事情上面多花一些时间,把它再提高一个档次。
第三,您可以尝试着去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比如说一门新的乐器,学唱歌、学跳舞,或者学一门新的语言,给自己一点挑战,学习一个从来不会的技能。
这一点对我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启发,即使是现在,我也不觉得自己是充满目标感的人。
于是我也把这样的内容分享给了我的父母,而且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这个意义最好不是建立在他人(通常是儿孙)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生活不孤单
美国杨百翰大学做的一项研究发现, 孤独感的危害相当于酗酒或者每天吸15支烟。
第一,要参与主动的娱乐,而不是被动的娱乐;
第二,要走出房间,多去外面跟别人沟通和交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学多问;
第三,如果您不是特别讨厌动物的话,我建议您可以养一只宠物,不管是猫还是狗还是鸟,都可以。
关于主动娱乐,说俗了就是要自己找点事儿做。不是刷短视频、刷综艺、看电视剧,而是养养花草、下下象棋、练练书法这样的主动活动。
另外,人本来就是社会性的动物,一定要通过与他人沟通,保持社会连接,并且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我就时常有机会介绍一些新鲜事物给父母,比如让他们学会使用电子地图导航,或者使用搜索引擎去探索不知道的事情或者事物。
启示
其实我在上面已经写到了这些老年健康生活的要点,对我的启发。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以终为始——知道了自己归宿的生活方式,来构建我现在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样将会有一条平滑的路径通往未来,而它一定是光明充满希望的未来。祝大家生活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