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很多小孩子的好奇,我从幼时就格外喜欢陵墓。但父母总是说“阴气重”,所以无论是葬礼,还是墓地,抑或是皇家陵寝,都不允许我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回忆起那时候的想法,恰逢各地疫情风波又起,跨省旅行存在较大风险,而清东陵离家不过百公里,我们一家,终于造访清东陵。
阳光很明媚,云朵挂在高高的天空,热风吹在脸颊上,但在强光的照射下,一会儿就汗流浃背,防晒霜很快就失去了功效。这时才发觉,当时带上一把伞的决策是如此明智。但炎热丝毫无法阻挡我的热情。
清东陵,最出名的事件恐怕就是1928年孙殿英盗墓案,乾隆、慈禧等主要陵墓被他的士兵暴力打开,里面的无数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乾隆和他皇后的尸骨被扔在一边,慈禧太后的尸身接触到了外界潮湿空气,长出一寸长的白毛。虽然溥仪等前清遗老要求民国政府予以严惩,但孙殿英作为一个军长,只是将部分宝物分给当时国民党要员——戴笠、蒋介石、何应钦等人,以平息事端。溥仪只好派人处理善后事宜。
全清东陵最有看点的陵寝,莫过于乾隆裕陵和慈禧陵。地上的古建筑以歇山顶为主,虽不如紫禁城的宫殿气派,但是自称规格,皇家的威严体现在每一个角落。我很喜欢中国古建筑,架梁建屋、插椽起台,木头为中国人提供了栖身之所,让我们的精神得到充分滋养,这不得不说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泥土、石头、树木在可用的建筑材料中,中国人选择了用木头搭建房屋。也许,正因为没有什么能比木头更符合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温润挺拔、坚韧可塑,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在“勾心斗角”的起承转合中,自有一种无声讲述故事的坦荡。
地宫和地上,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每下一个台阶,身体就能感受到更深一层次的寒意。地宫里好像一个溶洞,又湿又冷,石壁上已经因为潮湿而起了青苔。当时孙殿英部队打开乾隆地宫时,由于里面积水太多,竟然把乾隆的灌木移动到了门口而挡住了石门。如今,棺椁外面也套上了一层玻璃罩,只能在外面想象里面的样子。
参观完清东陵,我想起了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的一句话: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时的风光,都已经成为了浮云;而那时的奢靡,到如今竟落得如此的地步,清朝的皇室,较为节俭的——比如孝庄,就免于被盗墓贼“光顾”。人死了之后,没有了意识,金银财宝陪伴在身边也不过是心理安慰。物质上的存在不如在精神上永垂不朽更容易被后人铭记。
青石板路上
叫时光慢慢
木窗台发黄
看一段岁月彷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