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生活禅《人生感悟ABC》
自在:小小蜗牛背了10个壳,你还想像鸟一样飞翔?

自在:小小蜗牛背了10个壳,你还想像鸟一样飞翔?

作者: 史壮宁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3:18 被阅读4次

    自在,最通俗的理解是,“我牛故我在”,在一个小圈子里自己做主当“酉长”,自己说了算。我等草民都知道,每一个群体当中,一般都是最牛X的那个人最自在,比如一家之主要坐炕头;比如一局之长,一公司之董事长,只有他们把脚翘到办公桌子上没人敢说不是。当然,在局座和董事长涉足的更大圈子里,他被人嘲弄被人收拾甚至被人打嘴巴子被人送进牢房,那是因为有更牛X的人在,你不让他自在,他就会让你更不自在。

    我最仰慕的唐代大诗人,第一是王维,第二是白居易,呵!都是山西老乡……白居易写了一首名为《自在》的诗,这位大诗人同时也是大官僚,活得潇洒快活真实自如: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

    大意是,在冬日暖阳下,自己宽衣而卧,有人给捶脚,有人给挠背,那日子过得,岂是惬意两个字所能了得?简直舒服得自己是谁都弄不清楚了!

    我对“自在”的最大体会是,当学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作业,那就自在得心田里百花齐放。当小职员的时候,如果不加班,周末能背着包去徒步,那就山含情,水含笑,臭美得不可方物。

    去辞典里查了一下“自在”的本意,大致是说身心安闲舒畅,无拘束。道家也喜用这两个字,追求一种无所达致,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无所达致”很妙,比“无欲无求”更自在,可道人如何能“自然而然”达到这种状态似乎很难想像。杜甫的诗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两句表达得很写意,似乎蝴蝶无来无去,无所达致,比娇莺看起来更曼妙洒脱一些。

    要追这个词的出处,佛家最重自在,为修证之正果。公元286年,西晋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其《光瑞品第一》中如是说:“已得自在逮得己利,生死已索众结即断。”此为笔者目前所能查到的最早版本。随后晋代袁宏在《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已有引用:“因共扶盆子带以玺绶,盆子号泣,不得自在。”

    稍后,409年,鸠摩罗什重译《法华经》,其《序品》中:“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再稍后,《百喻经》译文沿用:“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此经为古天竺僧伽斯那所撰,为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所译。

    笔者兴致勃勃地在这里杷罗剔抉,其实对于读者来说,“自在”从哪来的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自在”的真实意义,自己怎么能活得更自在?

    可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叫“自在不活人,活人不自在”。人生到这个娑婆世界里来,是来受苦的,苦有多重,大概比地狱轻点,所以“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 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意思是你缩着脖子,皱着眉头,得过且过,只要有口饭吃,这个世界还是能混日子的。但想自在,没那么容易。小自在兴许是有的,稍大一点的自在,得有菩萨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的《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其实“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读者问,是又如何?为什么叫观自在?

    笔者没有讲经的资格,这里搬来别人的解释: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悲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

    一旦你修成了菩萨,至少享有两种自在: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你再使劲修,修到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那就又具有四种自在:无分别自在、刹土自在(亦作净土自在)、智自在(第九善慧地)、业自在(第十法云地)。这四种自在还有一说是: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哪一种说法对?呵呵!修证的人咱见不着,没修证的人说不了,留着你自己将来去验证,会心一笑。

    那十地等觉将登佛位的大自在菩萨,会“自在”到什么程度?反正如来法身具足如下八自在,想像其他诸佛应该享受同级别待遇:“能示现一身为多身;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大身轻举远到;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说得远了,远吗?也不远,修行的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那种与佛祖携手同游的大自在,当然需要好好修行的。我们普通人能达到个小自在,也已经是人生的顶高境界了。

    人生的小自在,个人认为也得是三种更小的自在都具备才能拥有的:

    第一是人身自在。没病没灾,不存在健康的问题;第二是生活自在。不倚不靠,不存在生存的压力;第三是精神自在。思想干净,不存在自寻的烦恼。想明白了这些,大概离自在不远了。

    有人就想明白了,有诗为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无门慧开禅师,也算不得凡人了,能写出这样的诗,又能真做到,不为登地菩萨也是罗汉。他著有一本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书名为《无门关》,光看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觉得妙不可言。

    可是,小小的我觉得有一首歪诗的境界不在其下:“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风一起冬来到,收拾书包好过年。”人说,童子的世界接近佛。如果没有考试,没有老师打板子,没有名利诱惑,一辈子能这么自在消遥,该多好!可是,这个世界最糟糕的事就是没有“如果”,该来的都硬梆梆无情地来了。

    来了其实也不怕,我可以不收嘛,或者说,已经来了收下的,也尽可以放下,像唐代禅僧百丈怀海禅师的诗里写的那样:“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清风送白云”,看看也觉得自在。所以“辩一句是非,不如观一刻自在。”这话很深刻,也很难做到。还有八个大字,交待得清清楚楚:“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人都想自在,但事事都舍不得放下哦——功名?这可是光宗耀祖的本钱,功名哪能放下?金钱?这可是我人生的价值,金钱怎么舍得放下?情爱?人非草木,情爱怎么能放下?所以,名闻利养睡,贪嗔痴慢疑,小小蜗牛背了10个壳,你还想自在?

    有人不服气,那白居易就算自在了吗?自古以来能封侯的诗人有几个?

    其实只看前面白居易关于自在的诗,感觉也不是大境界,跟小猪佩奇一样只是可爱而已,其实人家的诗还有后半部分:

    “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这句话,才是诗眼。至此才知道,小屁孩的诗,虽然烂漫无邪,但“心了事未了”也,徒然向往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在:小小蜗牛背了10个壳,你还想像鸟一样飞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zh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