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读书
清代末期的“人口造假”

清代末期的“人口造假”

作者: 遥远的鱼223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21:45 被阅读0次
清代末期的“人口造假”

     咸丰元年(1851)到宣统三年(1911)的60年,是中国人口从锐减到逐渐恢复的时期。这时期的人口统计严重短缺,严重失实。主要原因是动荡的社会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外国侵略者趁火打劫或发动战争,蚕食中国领土,饥荒、瘟疫随之爆发。

       中国的疆域在这一时期大为缩小。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俄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先后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到1911年,我国实际领土面积仅为1820年的87%~1130万平方公里。政区设置也有了变化。清军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后,于1884年新疆治省,原来属于甘肃的迪化州和镇西、哈密、吐鲁番三厅划归该省建制。原属于福建的台湾府升至为省,原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1907年,东三省罢将军,置东三省总督和三省巡抚,正式改为行省。

       大规模的战乱和政区变化直接影响到户部《民数册》的人口统计。每年都有缺报的省区,最多时可达十个。报上来的数字也很不可靠。有多报的,比如湖北和四川。1858年湖北上报人数为3057万人,仅比战前少320万,以后每年平均递增约十万,光绪二十四年已达3472万,甚至比1953年人口普查数还多700万。四川采用在若干年内保持一个固定增长额的办法,到1898年时,已高达8470万,平均每年增100万人,照这样算下去,再过15年,四川省的人口就会高达一个亿,但实际呢?四川在1953年人口普查时只有6230万人。也有少报的,比如湖南、河南。湖南账面上每年净增仅几百人。河南,在1880年后年增长固定值为402或403人。          报上来的失实,没报上来的省份又过多,户部《民数册》的民数合计其实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这也就是1874年起,《清实录》不再于年末登载全国人口数量的原因。

相关文章

  • 清代末期的“人口造假”

    咸丰元年(1851)到宣统三年(1911)的60年,是中国人口从锐减到逐渐恢复的时期。这时期的人口统计严重短缺...

  • 读懂《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清代末期今文尚书学派认为,所谓“古文尚书”是个大阴谋。但还有另一派学者不这样认为。 清代的阎若璩辨明了流传的《尚书...

  • 2018-09-12

    鼻烟壶的鉴定秘诀 鼻烟壶以瓷制者最多,从清代康熙朝起,直至清代末期,各代帝王无不制造瓷烟壶,不过仍以康熙、雍正、乾...

  • 《三侠五义》的作者:三侠五义是由谁创作的

    石玉昆〔清〕清代满清贵族子弟,爱好子弟书,大约出生于清代乾隆末期,是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子弟书说唱人,人称“石先生”...

  • 【人物】清代末期传奇外交家:马建忠

    文|喬江茗 马建忠(1845.2.9-1900.8.14),别名干,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第...

  • 你见过这样的傻子吗?

    你见过这样的傻子吗,他后来不但大富,而且高寿90而终。 清代乾隆末期,有位诚信读书人,人称‘’程郎‘’,经常往来布...

  • 刘士端-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刘士端,生于公元1854年,卒于1896年,山东菏泽市单县高老家乡西刘庄人。 清代末期,当地匪患、外国教会猖獗,许...

  • 精品赏析:大清铜币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止于1911年,是清朝末期最主要的辅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

  • 末期

    澎湃要走的时候,他二弟良德还没有起床。他不想叫醒他,让他好好休息,因为他每晚都熬到三更半夜,甚至到第二天的三点。他...

  • 秦朝的百万大军哪去了

    战国末期秦国人口约500万,全民皆兵,采用军功爵制,兵力100万,但是在统一战争中实力大损,人口也无较大增长,甚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代末期的“人口造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bi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