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草长莺飞的时节,天空上五颜六色的风筝,勾起了女儿的玩心。爱人从超市买回一只红色小鱼风筝,准备周六带她去郊外放。
风筝静静地挂在门口的衣帽钩上,小鱼机灵的眼睛打量着屋子,长长的尾巴附和着入屋的东风,左右摆动。母亲抚摸着防雨绸做的鱼风筝,眼里透着惊喜,连连说,“真好,真好。”
望着母亲喜笑颜开的脸庞,我不由得想起,童年时母亲给我扎的小鱼风筝。
那时每到清明前后,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会在一起放风筝。而我没有风筝,只能跟在他们后边疯跑。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只自己的风筝,但我不敢回家朝母亲要风筝,因为她一人忙里忙外,抚养着我们姐妹,已经够辛苦的了。
可是有一天早上起床,我发现母亲在厨房偷偷地忙碌着,桌子上摆着几根从大扫帚上抽下来的竹条、少许细铁丝、用开水面粉调制成的浆糊、几张牛皮纸、一张红纸。只见她用两根竹条交叉绑在一起,再把两根竹条分别固定在两侧,构成一个三角形,颇像风筝的骨架。“难道妈妈要给我做风筝?”我心里暗喜,急忙跑到母亲面前,“妈妈,这是要扎风筝吗?”“是啊!前两天,俺懂事的闺女只敢在做梦时说,想要风筝。为娘的要满足孩子这个心愿。”一席话,说得我羞红了脸。母亲告诉我,她昨天问了隔壁李大爷该如何扎风筝。大清早,她就起来忙活,刚把风筝骨架扎好。
我强烈要求和母亲一起做风筝,母亲摸摸我的头,愉快地点头同意。母亲把浆糊涂在牛皮纸的边缘,使其牢牢地粘着骨架上,又糊上一层红纸,用剪刀修整成鱼形,再用黑笔画上鱼的大眼睛。我在旁边按照母亲的说法,剪了些红色细纸条,充当鱼的尾巴。母亲说,主要是为了掌握平衡,要不然头重脚轻,风筝飞不起来。她边做边和我唠:风筝飞上天能看得很远很远,她之所以扎鱼风筝,希望我长大后做个有出息的人,能“鲤鱼跳农门”。
那年春天,在田野里,在黑土地上,在阳光下,在东风里,我和我的风筝一起疯跑,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母亲在旁边微笑着注视着我。那只小鱼风筝一直伴随着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它被我当宝贝一样的珍藏起来。
而今,我的女儿也要去放小鱼风筝,更难能可贵的是母亲居然对着这风筝笑。我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放风筝。
周六,阳光明媚,郊外的田野里,我们全家一起放风筝。女儿举着风筝,爱人拿着线轴撒欢地奔跑,风筝起飞后,女儿一点点放开手里的线,又小心翼翼紧紧地拽着。那模样,像极了小时候的我。母亲凝望着奔跑的女儿,仿佛想起了什么。我把我小时候的风筝,拿到母亲面前,她眼里透着亮光,突然说道:“闺女,这是你小时候玩的风筝,俺扎的。”一句话,说得我泪流满面,患老年痴呆的母亲竟然还记得她女儿小时候的风筝……
我的小鱼风筝在爱人的帮助下,飞上天空,母亲笑盈盈地拽着线轴,阳光下,那笑容格外温暖。天上的风筝越飞越高,那细长的亲情线,永远把母亲、女儿和我连在一起,互相依偎,互相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