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第01篇学而第11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钱穆译文】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当父亲活着,观察他的愿望和志向;父亲死了,观察他的行为和活动。三年不改变父亲的途径、方向,这也就可以说是孝了。”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愿;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事父之道,可以称之为孝顺了!”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作为人子,无论父母在世、还是父母去世,他的意愿和行为都遵循侍奉父母的礼仪和习俗,做到不违礼不逆俗,那就可以说他是孝顺的了!”
【详解】此文开始之前,首先必须明确:父之道,不是父亲的行为、意志、习惯,而是“事父之道”——侍奉父辈之道。
《论语》原来是一部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气脉贯通的千古雄文。被后来者打乱次序,而被众腐儒瞎解盲译,使之失了本义,使本应光芒四射的《论语》,因之而黯然失色,最终之反之毁之,可悲可叹。
重排《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事理相错、难事易说,读之即识其理,方便效行之。
本章句的“父之道”就是一个难点,写《论语》的先贤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用另一章句来作了相应的解释。
哪一章句进一步解释“父之道”?就是【15卫灵公篇42】“师冕见”一章。各位看官莫急,详细解读,请关注本僧的《拼图解论语》后一篇解读文章。
好,现在咱“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孔子这句话,是“孝道”的总括式说话,即这是孔学孝道的浓缩,浓宿就是精华。
《论语》中其他所有关于“孝”的论述,都是分述,对不同的弟子对症下药,教孝道的一方面。
比如【02为政篇0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又【02为政篇0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本僧《拼图解论语》的“孔子论孝”就是以“总分结构”来一一解读的。需要完整理解孔学的孝道,就得耐心看完。
开篇就说了,“父之道”是“事父之道”。所以,杨钱李三老没解对。
朱子(朱熹)也不得其解——《论语集注》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可见,朱子之意与三老无异。
纵观几个解读《论语》的版本,本僧没发现有正解者。此非本僧狂妄,随后,本僧会用《论语》自身的内容来证明之。但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来,咱慢慢来,一口一口地吃。
三年,可实指“三年”,也可指“许多年”。古文中,习惯用奇数代表“多、许多”之意。本僧认为,此章“三年”是指“许多年”。经本僧重新排序的《论语》,“三年”在实指“三年”的地方,写《论语》的先贤有明确提示的。继续关注后续的《拼图解论语》,就会明白,本僧没打诳语。
三年无改父之道,照以上三大家之解,可推出:如果父亲是懒虫,你不能改?父亲是盗贼,你也不能改?是杀人狂魔,也不能改?全部“无改”,要继续行之,以致“发扬光大”!
如此,岂不荒谬!简直是荒谬至极!如此不道的话,出自圣人之口,他还能称之为圣人吗!千年孔子万年误,“父之道”即为其一。
“父之道”,即“父道”,有三个意思:
一者“父亲的行辈”,如《仪礼·丧服》:“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郑玄 注:“道犹行也,言妇人弃姓无常秩,嫁於父行,则为母行;嫁於子行,则为妇行。” 胡培翚 正义:“道犹行也者,谓行辈也。”
再者“为父之道”,如《礼记·昏义》:“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
再再者“事父之道”,如《资善大夫夹谷公神道碑铭》:“故人臣之於君者,有天道焉,有父道焉。”
孔子此处说的话是讨论孝道的,自然就得取“事父之道”了,即本章句的“父之道”是“事父之道”。《拼图解论语》的下一篇文章,将以《论语》另一章句来证明这结论。
“父之道”如果是“父亲的行为、意志、习惯”等,就是私道、小道、小人之道。孔子所推崇的是公道、大道、圣人之道。他怎么会以“私道、小道、小人之道”教育弟子呢!
本僧之所见(“父之道”非小道),《孝经》中孔子与曾子的对话,可佐证之。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解译成白话文,如下。
曾子(即曾参)说:“冒昧的问,儿女遵循父亲的命令,可称之为孝顺吗?”
孔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父亲有不唯命是从的子女,就不会陷于不义。所以(父亲的行为)不符合义礼的时候,子女就不能不以此与父亲据理力争。(不争而只知)服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称作孝顺!”
孔子重复用“是何言与”,以强烈的口吻说了:对父亲之命,不能“唯命是从”。可惜众大儒听而不见,殊不悲哉!
《说文解字》:孝,读xiào,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那如何算是“善事父母”呢?本文所解之章句没细说。但从本僧重排的《论语》中,与孝相关的章句来看,概括起来就是:
生,侍之以礼;死,祭之以礼——【02为政篇0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养之以心敬——【02为政篇0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养之以貌恭——【02为政篇0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使父母无忧——【02为政篇0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不因父母有错而不行孝——【11先进篇0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如上所示,《论语》均有章句与之一一对应,后续《拼图解论语》会一一解读之。
现在,咱反过来解读“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木兰辞》中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诗句,一看这诗句,很让人抓狂: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而后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让人疑惑不已,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
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
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
其实这里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此修辞手法,在孔子极喜爱的《诗经》中多有用处。如《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解析为“言琴瑟钟鼓友乐之”。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即是使用了这样的修辞手法,正确的解读是“父在和父没,都要观其志,观其行!”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何意?解读之关键,在于“没”字。
没,音mò,同“殁”,《广雅·释诂四》殁,终也。就是“死”。
相应的,“在”就是“生”之意。
“在”与“没”,对应“生”与“死”,就是为孝的完整历程。
“观其志”中之“志”,意为“意向、意愿”。
《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注》行事。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即“父在和父没,都要观其志,观其行”,意为“父之生死,都要观察(他的)意愿和行事,察心观行”。
察心观行,是否符合为孝的标准,即是否做到“无改父之道”。“无改”,就是“不改”,即“遵循”。“无改父之道”,就是“遵循事父之道”。
综合上面所述,《论语》此论孝章句即得其解:
(直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愿;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事父之道,可以称之为孝顺了!”
是故,行孝,任重而道远,非“三年”不成!
在此章概而论之的孝的指导下,后续本僧将解读相关章句,以聆听圣人之训导。从“生死守”三阶段的行孝方式,来解开“父之道”的神秘面纱。
伪父之道,毒害万民,遗祸千年。当该是时,挫其骨,扬其灰,以正人间道。
下一文,本僧将以《论语》的另一章来解释:为什么“父之道”是“事父之道”,请继续关注游梦僧的《拼图解论语》。
【第01篇学而第11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愿;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事父之道,可以称之为孝顺了!”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作为人子,无论父母在世、还是父母去世,他的意愿和行为都遵循侍奉父母的礼仪和习俗,做到不违礼不逆俗,那就可以说他是孝顺的了!”
关注公众号“游梦僧”,获取最新《拼图解论语》!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