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作者: WonderLiwen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19:16 被阅读0次

这一次的游戏,其实已经是第9次玩了。但是我有意无意地说成了第7次。

这背后,无非是虚荣心在作怪。

上一次的游戏,大概是在半年前,已经是第8次了。游戏结束后,却被自己的虚荣心折磨得百爪挠心。在人群中,我一直喜欢当比较优秀的那个人。而游戏都玩到这么多遍了,却还是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变,也没有什么投资案例跟人家实际分享,在这样讲究实际成果的群体里,简直无地自容。

其实,一直以来,让我卡在财富上的问题就是,我并没有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我需要钱,没错,需要理财,没错,可是生活中仍有很多比理财更重要的事情。

直到有朋友跟我说:一个人即使精神生活再丰富,如果财富和感情没有显现,那他的内心还是贫瘠的。——这话扎心了,好几天辗转反侧。还是打算直接面对。于是,重新回到了现金流游戏的现场。

再来到这个群体时,第一感觉就是熟悉。这个群体里的朋友,积极又务实,聪明又共赢,与我的价值观是非常契合的。我打算放掉那点虚荣心,好好地游戏一场。

时间: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地点:德赛大厦22楼

人员:大张伟(银行家)、卿莹(飞行员)、Tina(律师)、东辉(门卫)、豆芽、莉雯(小学老师)

只玩了10轮,就出圈了!真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

除了第一手领了工资,之后的9张都齐齐整整地摆在那。既然是一个美好的结局,我忍不住就将这条故事线与我的人生轨迹联系在了一起。(肯定是可以硬拗的)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1. 3室2厅,天降的好机会,小学老师工资不高,但还是贷款买下;可以用来赚取资本利得,也可以用来增加现金流。做这笔投资,对现金流没有任何影响。

2. 股票ON2U,价格过高,放弃;

3. 彩票抽奖,被动的额外支出

4. 基金GRO4US,价格不上不下,犹豫之后放弃。

5. 求购三室两厅,小学老师的月现金流只有1110,而这个妹夫要我每月支出500,风险太大。而且,在这个游戏中,房产的需求量是很大的,100,000的价格还是过低。

6. 与朋友共进午餐,被动小额支出,挺好的,调剂感情。

7. 3室2厅,再买入一套住房。虽然由于贷款暂时减少了现金流,但这个资产的资本利得仍然非常可观

8. 买咖啡,被动的额外支出

9. 买入自动化企业,在这笔交易之前,刚好出现市场风云,把手上的三室两厅卖出了一套,获得65,000的现金。全额投资该企业,月现金流增加2500元,直接出圈。

我的整个游戏过程是比较顺遂的。状态比较稳定,让自己的关注点一直都保持在赚取第一桶金的目标上。其实我也做了一些加强心理暗示的动作,比如把手中的钱摆放得整整齐齐,比如早到培养从容感。

印象最深刻的一笔交易是市场风云以13万5的价格收购三室两厅。当时手中有2套三室两厅(一套抵押贷款4万6,一套抵押贷款6万5)。下意识的决策是把两套的卖掉,但是又想到即使换成现金还是需要买入资产,于是只卖了一套抵押贷款6万的。

后在银行家的点评中,发现了自己的思维盲区,主要体现在一下3个方面:机会的衡量、决策分析维度、还有做下投资行为时的投资规则。

机会的衡量

旧:我的确是觉得手中的房产是个香饽饽,总还是会有机会的。

破:但这盘游戏只有10轮,如果一轮就是现实生活中的5年,那现实生活中,如果错失机会,至少要再等上5年。而且市场行情还不一定这么好了。

很多人对效率是不太有概念的,我甚至对“机会”不太有概念,就觉得不用特别争取什么,该来的还是会来。比如我之前玩游戏,也会觉得,这样积累下去,肯定能出圈。但是,如果放在实际生活中,付出没有获得回报,或者没有获得某种先发优势,人是会有情绪的。而且,如果有机会让自己提早享受财富自由,为什么不呢?

新:我想起《巨人的工具》书中一个投资家的问题:很多人给自己设定多少年后成功,如果你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一年以内呢?如果不讲究效率,我的人生肯定会“成功”(如果成功的定义是获得人生价值的话),为什么不提早一点呢?银行家点评的当下,我冒出了这么多想法。阴差阳错的,我开始想到,我的买房计划,为什么不把这个计划提前到今年或明年呢?

注意,这里不是揠苗助长。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意识地提高人生游戏的难度。

决策的分析维度

旧:上文提到,我还想着保留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所以我只卖了一套房产(抵押贷款6万,月现金流+160),甚至为自己这么盯准目标沾沾自喜。我的目的很清晰:要获得足够的现金流。但我的路径仍有优化空间。

破:在银行家点评中,我发现当时至少有4种选择。

(1) 2套全卖,获取现金流入16.4万(7.5+8.9),之后随便做什么大买卖,都会带来很大的现金收益。比如164000*30%平均收益率=49200年收益,相当于4100月现金流。

(2) 卖抵押贷款6万的,获取现金流入7万5;

(3) 卖抵押贷款4万6的,获取现金流入8万9;

(4) 都不卖

选项(1)是最优选择。那(2)和(3)如何选呢?假如我卖(3),而不是卖(2),那我可以相比于(2)多赚1万4,这1万4在游戏中可以获得至少4200元的年投资收益(14000*30%平均收益率=4200,相当月350的月投资收益)——我实际卖了(2),其实就少了这么多的机会收益。

这反应的问题是,在我们不知道某些分析思路的时候,相对是比较短视的,只能看到自己的小目标,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的。

反应到现实生活中。其实我在目前的职业轨道里,是可以尝试做一些“大事”,但我出于安全性考虑,在行为上倾向于从A到B。没有人规定我们一定要从A到B,其实思维一转,我完全可以从A到D。这并不是太大的跨步,而是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思维宏观,行动微观,其实我最后还是会落到具体的事情上,为什么不想得大一点呢?

新:为什么不在一年内签到得到这样的知识平台呢?为什么不在今年就跨上一个足够有影响力的演讲平台呢?为什么不在今年内完成自己的收入目标呢?为什么不在一年内完成一本书的翻译呢?为什么不在今年就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教练呢?——再精简一下,我想在今年内完成自己的收入目标,并且保持自己的写作水平、学术水平与教练水平。

我不敢想得太大,是因为没有掌握思维宏观,行动微观的诀窍。我可以想,但是还是会落在的当天的具体行动上。要想实现这些,最重要的事,其实只有一件。是什么呢?(来自《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想了一天以后,终于在洗澡的时候,大脑给我推送了答案:复盘。

其实对于要做什么事,我想得很清楚。所处的环境,也不断在给我的梦想提供反馈。我每天收获非常多体验,最好的教练辅导、最源头的知识、最真诚开放的朋友。但是,我却经常觉得自己接收不了那么多了。为什么呢?我没有把自己活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系统。如果我是一个水盆,装一装肯定就满了,而如果我是一个湖,我与大海连接,与山川天空循环,那就不一样了。我的意思是,复盘可以写成文字、图画,分享出去,一方面整合了我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形成影响力,会无形中帮我形成循环。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接收更多东西。

投资时的投资规则

旧:做下这两笔投资的时候,我是有期待的,但没有呈现到具体的数字上。

破:银行家点评:如果我在投资时点建立自己的投资规则,知道什么时候推出,知道预期的投资收益,那就不会在机会来时仓促决策。

新:没啥好说的。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一步的行动:

1. 考虑今年或明年买房的事情;

2. 阅读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从6月10号开始写28天的产品日记

3. 建立自己的复盘机制。写作上。拆书上恢复自己的进步本;教练辅导、现金流游戏3天内写下复盘文章;继续量子日记,显化财富。

4. 今晚买个长款钱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el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