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听本书 28天作战计划每天写1000字
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读《一平方米的静心》和一行禅师有感

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读《一平方米的静心》和一行禅师有感

作者: Mia苗苗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4:20 被阅读8次

    28天小坚持之Day15

    最近相当活跃的故宫,又搞了一个大事,出了一档综艺!这档名为《上新了故宫》的综艺,目的很直接,故宫文创要上新!要做经典和年轻融合的文创作品,所以用当下流行的方式,镜头记录下明星探访故宫的馆藏,明星综艺制造流量和热度,首席设计师和艺术高校投稿出文创。

    综艺里镜头下,这些精美震撼、也从不对外开放的设计和造景,一下就让我联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文物修复大师们一点一滴工作的匠心场景。

    第1集的主题是,探访乾隆花园。镜头里很动情走心的一幕,是演员周一围演绎「双面乾隆」:“乾隆”在戏台上跳出万人之上的君王身份,和自己对话,反观人生。在给自己搭建的一平方米“倦勤”地儿,从繁重的工作中抽离出来,静心休憩。

    「从繁重的工作抽离出来反观自己」、「搭建一平方米的静心」、「专注地休息」……这些大概是我近些时间看书的共同感受。

    工作和生活,不仅仅是平衡,更是彼此支撑。

    最近间断读了些哲学和正念的书,标题和上文引用的《一平方米的静心》,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和《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一本哲学小册子说一个《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说来纠结,刚开始读《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就知道这会是列入今年读过书的TOP10,可是,实在是不好读。不到200页的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半个多星期都没读完,所以稍微先搁置,之后一定会再说。

    接下来,翻了和听了好几本一行禅师的书,这位被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一生传播贴近普通人“生活佛法”,被奉为全世界最伟大心灵导师的佛教僧人,内心有丰富和强大的影响力,让读到他文字的人去寻找自身的安静、心灵和能量。

    让我有意外发现的是,一行禅师的这些书,和《一平方米的静心》,这本美国心理学家莎朗·莎兹伯格写的书相同的是,不会刻意鼓励「出仕」,而是让寻常人在普世中寻找一方净土,达到身心的平衡。

    写几个对我感触最深,记在小本本上的记忆点:

    1. 跳出自己,反观自己。

    就像“上新了故宫”里非常喜欢双面镜的乾隆一样,喜欢两面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两面性。

    跳出皇帝的位置看自己,和生在江南生性自由的另一个自己对话,反观在皇位上其实并不自由。他也会跳出来看在帝位的自己,行过的事说过的话是否不妥,是否后悔。这种反观和反思,大概才能成就历史上如此有特色的一个IP:在位60年,实际掌权时间中国历史之最;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发展;编撰《四库全书》;极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棋琴书画样样精通,文治武功兼修。

    喜欢的一个博主「郭姐哒」:从学渣到发掘出自己的学习力,澳门读研后入了不错的金融坑,意外走红转行自媒体。上周她和读者朋友们讲了一路走过来的一些困惑和迷茫,一个读者的留言很亮眼,她说:郭姐,跳出来看这件事,如果你不是你,你是旁观者,看见这样如你的女孩,你会告诉她什么,然后照做就好,郭姐很受启发。

    跳出来反观自己,就像打通了平行世界,最懂自己的这个人观察、发问,自己诚实地答,照做自己的答案,纠结和情绪可能就没那么复杂了。

    和自己对话这件事,还是要创造自我的平行宇宙,一人分饰两角,才可能实现。

    2. Work Life balance?

    在互联网领域两年,越来越感觉到生活和工作不能明确分开,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情感上。曾经也会因为这件事困扰,越来越没有个人生活,觉得这不是一个人生方向的好选择。其实我是把充斥全部Live时间的工作,和Work Life balance混在了一起。所有时间都支配给工作,毕竟只是部分。但所谓工作和生活平衡,本来就是一方之言,没必要过分迷恋。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原始人类消耗大量体力采集、狩猎,觅食延续生命,动用大脑使用火和工具,聪明地更好生活。现代人类用体力或者脑力换取物质资料、精神食粮,动用大脑学习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聪明地更好生活。以生存为基础目的的这些动作,不正都是工作。

    可能,现代社会,在无论是凡人皆备受影响的阶级观念,还是一代比一代无忧的生存条件,进而阶级难突破、更好生活愿望吸引力减弱的影响下,工作的使命吸引力,也越来越少。换句人话说就是:随便混混日子,就能吃吃喝喝,我为什么还要好好工作?

    可「better」这个词在人性里是有着致命诱惑力的。不少从温室里踏入社会的成年人会感慨: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为了better life,更多的人选择在社会分工里认真择一份职业,优化自己的职业规划。工作开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也被更专业地和日常生活保持了礼貌的距离。接着出现越来越多诸如「不把生活中的情绪带进工作」、「2个小时内回复邮件是职业的表现」的「职场专业化潜规则」,工作内外两副面孔成为职场人的常态。再接着IM比如微信的出现,让职业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界限重新变得模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苦于在这两副面孔里高频切换,厌烦Work和Life不能balance。

    捋一捋,会发现,这种厌烦,本质上不是Work和Life不能balance,而是被所谓职场潜规则限制了情绪,以及职业和生活的刻意疏离增加了切换的难度。

    在最近读的这本书里找到一种答案:「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工作和生活本没那么大距离,产生的情绪经常同款,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迁移度也贼强。生活起伏未知,本身就需要修行。工作更是,为成就一份事业,或是完成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把智慧凝聚,大量的交换信息去实现这目标,更是需要修行,身体疲惫,但意志坚挺。

    更或者, 回归人类生活的本质,工作和生活本一体,并肩修行,一步一步。

    3. 幸福的能力。

    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为了生存。生存得以保障之后,可以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去看人类普遍更高的需求层次。不过从人生体验的角度说,「感到幸福」的目的大抵也是现代人一个主流认同,只不过,也很容易被遗忘。

    最近读书记忆点很强的一句话是:幸福的能力,是对快乐的感知力,反义词不是不幸,而是麻木。

    一起用旁观者视角,从文学作品中回想下,就能明白:不幸可能是造成伟大的一个契机,但麻木往往是走向灭亡的一个表征。

    所以遭遇不幸是很痛苦,但不丢掉生活力,依然有感知快乐的能力,才是爱惜自己的最好方式,对吧。

    正念的奇迹力量

    正念终于从欧洲国家火到了国内,不少知识付费平台,陆续开始传道正念课程或者做训练营。

    我今天想说的是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这本书。这其实是一行禅师写给朋友的一封长信。

    朋友在提出:自己会陷入时间不够用,很容易暴躁烦躁,不得不做讨厌事情的情绪后,一行禅师一一给他解答。

    记忆点最深的几个感触:

    1. 事物本无分别,是自己起了分别心。

    就像刷碗,是很多人不喜欢做的事情,会觉得油腻的锅碗沾满了两手,心情都不太好。但其实,锅碗和附着在上的油腻本身,并无特别,它们客观存在,没有好坏可言。是我们人为地加上了“让人不舒服”“感觉是个苦差事”的分别心。一行禅师说,事物本无分别,是自己起了分别心。

    2.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一行禅师举了个「吃橘子」的例子。你吃橘子的时候,是一瓣一瓣地吃,还是整口吞下?剥开一瓣橘子放进嘴里的时候,你是在嚼橘子的味道,还是立马剥开下一瓣橘子,嘴里的橘子被自己大口吞下?

    《中庸》里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能吃的人,饕餮一生的人也未必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大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正念」,心理学概念解释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觉察这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不做任何的判断、分析、反应。如果说,正念吃橘子,试着剥开后,闻、触、舔、咬、嚼、品、吞下去后,再剥下一瓣。

    可为什么要这样?试着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放松的专注」里,在训练自己进入一个「沉浸」的状态。这对你的「专注力」非常有帮助。

    这样的慢节奏会让生活变得没有效率吗?可能刚好相反。享受每一个当下,慢下来,可能更快。

    大概每个人都会认识到,自己一天内的工作和生活,专注的场景不会太多,碎片化的工作的信息,需要更强的快速进入专注的能力。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主要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等于是在减法,把非必要的事情往后排,专注地做重要的事。也可以方法论的名词说:要刻意给自己创造「深度工作」的节奏,来实现有效的产出,解决复杂的问题。

    像上一条举刷碗的例子来说,专注地享受油腻从锅碗上褪去的过程,往往能让你更快地投入到下一项事项的进行中。

    3.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正念的奇迹,是让你发现「觉察」的力量。而生命的奇迹,大概是一个伟大的「得」,无不惊叹生命富含的巨大能量。


    小结一下,这一篇文章主要涉及的书单:

    《一平方米的静心》- 莎朗·莎兹伯格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一行禅师

    《正念的奇迹》- 一行禅师

    叨叨了部分我受感触的记忆点:工作和生活不单单要考虑的是平衡,更该考虑相通的心灵和意志的修行。其中,创造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反观自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自我指导顺应心意的方向。此外,幸福的能力是感知快乐的能力,反之是麻木。还简单介绍了一行禅师终身在推广的贴近生活的正念法,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把自己从各种痛苦情绪中拔出来,要看看是不是自己起了分别心,才产生痛苦。最后,感恩生命的奇迹,大抵是地球生物都会做的事。

    当然,对于正念对于禅心,目前理解得还不深,践行也还在初始阶段,有进一步认识之后再来分享。



    我的28天听书专题

    28天每天听本书,不止步于听,日更28天听书感想,写下自己的思考。

    两个目的: 

    1是为着给自己持续练着写东西,想写 

    2是实践一把,在线教育里,知识付费+刻意思考+输出,才是真正带动输入

    期待关注,欢迎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读《一平方米的静心》和一行禅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g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