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路遥的首个中篇小说《人生》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现在这本书看了一半,觉得这句话就像是对这本书的一个总结和概述。

主人公是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好不容易出人头地成为县城的民办教师,高加林。不过,故事一开始,就从他被学校辞退这开始展开了。辞退回家的这段时间,他跟自己呕气,也跟势力呕气。就是因为村里的高明楼书记他才被辞退,高书记家的二儿子三星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在学校把他顶了下来,毕竟老师人数就这么多。而高加林,真的是心里憋屈,但他也不能总在家里待着。第二天他妈妈就提出了让他去县城市场卖馍,他也是想为了给叔父寄信便答应了。但本来是一个老师,况且在县城里认识的人也不少,万一被别人看见,他可怎么好意思呢。说来也巧,怕什么来什么,在县城他看见了他的高中同学,还有当时喜欢的女生,寒暄了几句他便走了,在市场,他也没脸面张嘴去吆喝,只好提着一篮馒头回来了。但就在村口,村里首富刘立本的小闺女巧珍拦住了高加林,原来,巧珍一直跟着他呢,知道他没卖出去,便想帮帮忙,她把这些都送给了在县城上的姨妈,又把钱给了加林。在这就埋下了情愫的种子。高加林回来之后,出于无奈,他也不得不拿起锄头,去田间地头。第一次锄地,就把手都磨破了,锄头杆上也都是血,这似乎也是在发泄他的种种不满。这些,巧珍都看在眼里,她很心疼,有时候会看着加林,默默流泪,后来,他俩慢慢接触,彼此都有好感,便时不时悄悄晚上在村边碰头。和巧珍在一起,高加林才忘了那些搞得自己头疼的那些烦心事。
但这事就让巧珍他爸刘立本知道了,他是一百个不同意,拼命阻挠。但,事情出现了转机,就在这时~高加林的叔父从部队转业了,从此以后就是他们这劳动局的局长了,叔父的手下知道加林没工作,便通过运作给他弄他一份好工作。
我暂时看到了这,巧珍在村口送加林去县城上班,不知道以后他们俩会怎么样。
。。。
所以说,每一个岔道口,真的很重要,你会遇见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有些真的足以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但,就是这样,才很奇妙嘛,人生,本就是充满着无限可能。
只要心中还有希望,自己无论处在哪个时期,都能有精力,乐观坦然的处理当下发生的种种,就可以啦。
心之所向,步履不止。
❤️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