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跟小女孩说过,也是唯一一次这样说,有些人脱下了眼镜,就显得好呆板,好呆板的样子。小女孩应该还记得吧。
我没有任何一点贬低别人的意思,如果谁硬说有,那么,我也在被贬低的人里面,因为我也是戴眼镜的,那么,我就是自己贬低自己了。
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每当看到别人那种呆板滞胀的样子,我就仿佛看到了自己,我就告诉我自己,我不要这样,这不是我想变成的样子。
我们喜欢读书的人,通常有太多的时间沉浸在书本里面,甚至有些时候一下子走不出来,很正常,在待人接物,处世行为方面,比那些时刻准备的人慢半个节拍,也很正常,但如果因此呆板而固化,就不应该了。
明哥说过,人,要会改变。意思是说,我们要懂得变通,然后就不会变成呆子,当然也不会变成书呆子了。
人们一说到孔子,可能就想到许多东西。但孔子的这些东西,都是以易作为基础的。易,就是变易,变化,因时而易,因情况而易,就是变通。任何方法,手段,主张,都因为时势的不同,因为环境情景的变化,而要变通的运用。孔子因为知道易理,知道变通,所以没有变成呆子,而后来学孔子的一些人变成了呆子。孔子没有变成书呆子,学孔子的反而变成了书呆子,这是不应该的。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
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就敢于尝试走另一条,一个方法行不通,我们就敢于尝试用另外一个。如果固执而呆板,就不是变通了。
没有任何一个教条主义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一个教条主义可以拯救一个人,必须要实事求是的去解决问题。时也,异也。变通,是永恒的主题。
在实际的生活中,在解决现实的问题上,变通的意识不可或缺。所以,我们要把变通的意识,融到我们的骨子里,融到我们的血肉里,融到我们的灵魂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