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似乎对称呼很是犯难。
在医院里,挂号窗内穿着蓝大褂的人,被患者家属称之为“医生”;护士小姐,也被患者家属称之为“医生”。
不知面对真正医生的时候,患者家属们又要怎样称呼,才能让自己稍微安心些,不至于担忧被甩脸子。
其实,挂号窗里的人,只要微笑地对他(她)说句:“你好,挂号”,就足够了。而面对护士时,称其为护士小姐,这是世界对“南丁格尔”们的统一尊称,挺好。
因为从业人员的不敬业,而让人们不得不在称呼上下功夫,以求得能被善待,这真是一种悲哀。
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相互帮助,各司其职的意识,对许多人来说,依然是陌生的。
面对警察,有人称他们为“警察同志”,有人称他们为“师傅”。
前者很怪,“同志”这个词,听着让人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不知为什么。
而叫“师傅”,怕不怕警察回答你:“八戒,悟空,沙僧,叫我为了何事?”
警察,叫声警官,最合适。
一是因为他们是公务员,叫他们官,准没错。
二是也给他们一个与世界接轨的机会,阿Sir(警官)这名字挺好听,也威风。
被这样叫了的警察,无论如何应该对咱们露出个笑脸吧。
明明是副手,而为了表示尊重,人们依然会称其为“主任,局长”,那么面对真正的主任,局长时,你们又要怎么称呼呢?
有没有觉得,与陌生人说话时,称呼也令人犯难。如果是个男人,你怎么称呼他?男人之间,叫声“哥们儿”,就可以开聊了。
但是女人面对男人时,总不能叫他们“哥们儿”吧,于是称呼就五花八门了。
还好,现在人们都尽量避免与陌生人交谈,所以尴尬也少了许多。
但是总有不得不问路或者求助的时候,那怎么办呢?听到最多的就是叫“师傅”,看来,中国人真是对这个词情有独钟。
只是被叫的人,不一定开心。因为“师傅”这个词,在一般人看来,都是对体力劳动者的称呼。
如若对方恰好是个读书人或白领、金领之类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未必会接受被人这样叫。
我觉得“先生”、“小姐”,就不错,只是因了一些人的勾当,让本来美好的词,也受人嫌弃了,很是遗憾。
“女士”这个称呼不会引起麻烦,但是多少有些冰冷的感觉,我不太喜欢。
现在流行小哥哥,小姐姐,这个挺不错,听着亲切也年轻。只是如果对方已是满脸褶子,这个“小”字无论如何不合适了。
叫哥、姐,应该听着很舒服,但是让我对陌生人这样叫,还是很难叫出口。
叔叔、阿姨的称呼,更得谨慎,谁又愿意让人看出自己已经在老去呢,哎,真难。
这样看来,其实别国的称呼倒是简单随意很多。
日本用一个“样”字,就可以将成年人称呼个遍,不会冒犯,也有了尊重。
西方更简单,直呼其名也不觉得尴尬。陌生人求助时,一个“Excuse me”,就搞定了称呼的繁琐。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其实应该想想怎样让称呼更加舒服、更加合适。
文|枫叶丰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