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繁华不会长久,一切荣辱都是交替变化的,尊贵是以卑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根基的,卑下是一切高高在上的基础。因此,了解了贵贱、高下的辩证关系,做人就不会太张扬。过于张扬必会自取其辱,而凡事懂得处下、居后的人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南怀瑾认为,做事过于张扬有损自己的“福报”。张扬做事,后果只能自己尝。
古时候,在我国北方边陲,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争战。结果,一个部落被打败,胜利者决定杀死被打败部落里10岁以上的所有男人,却有一个14岁的男孩幸免于难。
当一个头目将矛刺向卧伏在草丛中的这个男孩时,却被另一个头目制止了,原因是这个男孩看起来很愚钝,当矛刺向他的时候,他只是傻乎乎地看热闹,而不知求饶,更不知反抗和逃跑。于是,这个男孩与其他10岁以下的男童被当作未来的奴隶存活了下来。
但事实上,那个14岁的男孩非但不傻,而且智慧超群,他的名字叫关山,在他29岁的时候,他率领本族人杀了他的仇敌,报了血海深仇。可见,在处境不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让自己不引人注意有助于保全力量,以便东山再起,另谋大计。
做事不张扬,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自以为是者反而不得彰显,自高自大者反而不能出人头地,这些人即使一时得逞,也必定好景不长,终会碰得头破血流。因此,懂得损益之道的人,做人、做事都不张扬,对人、对事都始终保持一颗谦逊之心。
在处于被动境地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吴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玩,登上猕猴山。原来聚在一起戏耍的猕猴看到吴王前呼后拥地上来,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与荆棘丛中。
但有一只猕猴想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转,旋转够了,又纵身跃到树上,攀缘腾荡。吴王看这猕猴如此逞能,很是不舒服,就弯弓搭箭射它。只见那猕猴从容地拨开射来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见此,吴王气得脸色涨红,于是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法脱逃,当场被射死。
吴王回头对他身边的人说:“这灵猴夸耀自己的聪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视本王,以至丢了性命。要以此为戒,可不要用你们的姿态声色骄人傲世!”
从表面上看,张扬者好像不可一世,处处在显示自己的优越。也许他们真的认为自己了不起,但如果能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便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一些人的张扬恰恰源于他的不自信。
过度的张扬会使其失去威信。他们以为,处处显示自己的优势,表现自己的能耐,可以提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殊不知,适得其反,这种人只会惹来别人的厌烦。
所以,人不能太张扬,张扬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