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活馈赠,也被反复毒打之后渐渐明白,不是我们有多牛,是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生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
有过成功经验,大都认为能力使然,不会意识到是环境选择了那些成功者。问题是环境会变,而成功者几乎注定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反而倾向于将环境过度优化。
比如在股市侥幸赚到钱,就会认为理所应当,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会把已经获得的作为底线,投入更多,目标更高。在通往既定目标的路上,环境还会自带滤镜,用最好的资源配置,环境优化来设定模型,这样的配置下,巴菲特的收益率都看不上。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说:优秀者(几乎)注定失败的原因就是他们优秀。
这就是成功的悖论。要获得成功很难,一旦成功,成功滤镜下的下一个成功更难,因为前一个成功已经变成了这次成功目标下的起点。而前一次成功拥有的资源很可能已改变。就像疫情,已将所有以前的成功拥有的资源集体改变。
那我们该怎么办?
-
1.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最大限度地适应你所选定的那个环境,因为唯有这样,你才有成功的可能。
选择什么见仁见智,选择之前纠结犹豫徘徊都很正常,一旦选择,选定的路,哭着也要走完。世界运转的规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迪士尼CEO艾格的成功之路,充满着偶然、波折,每一步都艰难,每一步并不比我眼前的路更简单,但他最大限度的适应了环境,不论是在体育部跑腿,在ABC穿小鞋还是在迪士尼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质疑,最终适者生存。
全力以赴简单,专心致志太难。尤其是外部环境坏消息铺天盖地,想要不受影响,太难。
阿德勒:“精神分裂是对不正常世界的正常反应。”套路这句话,人们当下的焦虑,是对外在失序世界的一个正常反应。换言之,焦虑是在不正常世界里,一种心理的自我保护,是铠甲。
-
2.永远要对自己向当下的环境过度优化保持警惕
20年前的顶级商业智慧,来自英特尔传奇总裁安德鲁·S·格鲁夫。
他曾说:想要在那个时代出头,必须做到这三点——
- 第一,不要追求差异化;
- 第二,抢跑、抢跑、抢跑,先发优势至关重要;
- 第三,血拼成本。
他曾用这三原则分析离开苹果的乔布斯,但却很快被“打脸”。 重新回归苹果后的乔布斯,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并开始一个一个地证伪格鲁夫的原则。
格鲁夫说“不要差异化”,乔布斯不理睬,提出口号:Think different(不同凡响);格鲁夫说,“先发吃肉,后发吃灰”,乔布斯不理睬,偏要进入熟透到烂的市场,却进一个颠覆一个。由此,苹果实现了从30亿美元到今天超过万亿美元市值的华丽逆转。
不尽力适应当下环境就无法成功,但是极度适应当下环境就必然在环境中失败。
普通人太难了,怎么办?
我觉得要看人。如果你是乔布斯,你选择后者,挑战一切权威。当然,得有乔布斯的实力。如果你不是,选择前者,适应环境,做悲观的预期,尽最大的努力,别做反了。
-
3.优化资源配置,做多元化投资
上一次成功带来的资源,有钱、知识、朋友。这些资源中,钱要用足,其他资源则要尽可能切割。
如果在上一次成功中收获了朋友,那就要恭喜你了,可遇不可求,恰好被你遇到了,可得好好珍惜。朋友是固定资产,值得精心呵护。朋友给人最大的安定是在任何时候,不必在身边,不必打电话,不必常联系,只要想到有TA在就好就能给予力量,Clara,很高兴认识你。
《布劳尔象限》四种资产
- 核心资产:家庭、身体健康、朋友
- 金融资产:现金、股票、有价债券
- 经历资产:马拉松、登山、旅行
- 贡献资产:赠人玫瑰
知识是经验,经验都会过时,存着会贬值,最好是得到立刻就去用。否则越放越没用。
朋友变成了固定资产,知识是拿来应用的,钱可以再投入。那么,清晰了前两点,就是调整资源,投资下一个成功了。
下一个成功,在选定的方向上死磕,做最快的打算,尽最大努力,利用手上能利用的每一张牌全力以赴,专心致志不受干扰。理论就是如此简单,做起来就是那么那么难。外界的坏消息,自己眼前的一团乱麻的大麻烦,想要不受干扰真的好难,每天PUA自己,也算认真专心致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