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问题学生,会把他们叫过来,劈头盖脸的骂一顿,自己讲地口干舌燥,学生畏畏缩缩地点着头,但你再问他明白什么的时候?他们似乎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当朋友工作遇到难题时,她总会问你怎么办?你各种利弊得失分析地头头是道,她却一头雾水,甚至会不屑地说“这些办法哪有这么容易”;
渐渐说多了,没效果,也不再用这种上帝视角了,有一次发现了一种方法真的很好用,分享一下。

一个优秀的沟通者,往往说地轻松,听的人想地费劲
1)优秀的辅导,轻松地提问,引导对方去认真思考,让他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糟糕的辅导,变相地把“猴子”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想要一起参与解决对方的问题,或给出建议,但是80%的情况下都容易出错。
提出启发性问题的三个手段
(1)一问想要达成的目的或目标:
很多人在目标方面比较模糊,比如他说“我想成为一个有钱人,我要财务自由!”究竟多少才算有钱?什么样的情况达到财务自由?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2)二问现状、难点:
分析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真实情况,才能分析下一步的行动。
(3)三问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
拿出解决方案,列出可行性计划,为了目标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需要获取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等等。

改变沟通方式,多提问题,引导别人思考,只有自己想出来的,才有行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