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景:
孩子说:“今天又被老师说了,真讨厌!”,“今天跟小明吵架了,明天不想跟他玩了!”
你通常怎么回应呢?“老师批评你是为你好,你乖乖听着,哪来那么多牢骚!”,“人家为什么不跟别人吵架就跟你吵架,还不是你自己有问题!”
接下来呢?孩子更加生气、伤心、委屈,你更加烦躁,一场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再然后呢?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你说话,你越来越着急,为什么我家孩子不愿意跟我沟通呢?
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设场景发生了变化:
还有10分钟下班,你的上司问:“白天让你给我的方案呢?”你很疑惑,明明他说了方案明天交,可是,你的上司不问青红皂白大声批评你,让你现在立刻加班做好。你很生气,跟好朋友发牢骚,可好朋友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至于这么生气吗?”,“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反省反省”,你会是什么心情?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生气、沮丧、郁闷、委屈、难过时,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有一个人能在情感上站在自己这边,充当树洞让我们发泄一下情绪。
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告诉你,今天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欺负了。。。。。。家长请千万控制住自己那颗想说教的心,更不要指责孩子做的不好,这样只会关上孩子跟你沟通的大门。
这种时候,家长要做的是放下手机,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讲话,并且用“哦,原来是这样啊”等简单的词语给予回应,有了你精神上的支持,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说下去,等他说完了,家长再对他的情绪予以回应,说出他的情绪:“你一定很难过吧”,“你一定很失望吧”。有的时候,陪伴就是最好的倾听。
你肯定会想:“我不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我不给他提要求,他怎么处理这些情绪呢?”
那你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你会发现,孩子发泄完情绪之后,在跟你的聊天过程中,他自己也能想出处理方法。或者有的时候,他只是单纯的发发牢骚,情绪过去之后,这件事情也被他丢到脑后。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因为对方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常常不自觉将他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我们否定他的情绪,斥责他:“不要烦我!”,“别每天哭丧个脸惹人讨厌!”。
我们忽视了他(她)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立人格。想一想,你会用这种态度对你的同事,你的上司吗?
一句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将孩子一步步推离我们。等孩子长大,等我们老去,当我们再想跟孩子聊聊天,才会发觉似乎孩子并不愿意跟我们沟通。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沟通方式吧,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