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时间久了,在心底就会存在认可,那是不是就是固有的观念呢?
观念和性格有区别吗?
性格决定你与他人交往的态度,观念决定你遇事的处理方法。性格决定命运,观念决定人生。
这笼统的道理有几个人能真正理会和实践,尤其从一开始就在心里认知的东西,在人生的半路上是很难改变的。
年轻人在不断地学习中,尤其没有干过农活的年轻人,他们对农作物的管理可能没有自己固有的观念。不懂他们会学,这种App都能学到,包括学做饭,做菜,也不是上一代流传下来的固有理念了。
对于老年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干了一辈子的老农民了,他们所认为的经验,现在让他们改是很难的。
说过,母亲院子里就像一个小菜园,自从父亲去世,母亲从悲伤中走出后,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父亲在的时候,母亲就是一个真正的贤妻良母,像种菜啊,养花啊,从小到大没见过母亲做过这些事。
那天和大姐视频聊天说起母亲,大姐说,那时候咱妈哪里有时间种花种菜啊,夫亲都把那些种菜的事做了,母亲在家洗衣服做饭管孩子,还一天天忙的圈圈转呢。
的确,那时候我家老少9口人吃饭,就只管做饭一天也有忙碌的了,哪里还有种花种菜那闲情雅致呢。
现在母亲一个人生活里,把原来按大锅头的一个破小东屋也拆了,显得院子也大了。农村人讲究节俭,讲究土地利用,可不得浪费一点土地资源。
母亲就在院子里种了各种蔬菜,花草。
院子再大它也是院子,种上就满满当当当了,一到伏天,院子里就会有很多蚊子,有时候说母亲,不要种这么多了,母亲每年大菜园茂盛的时候,院子里就只剩下一条小走廊了,母亲也会说,明年就不种了。
可是到了春天,看着空隙的地方,就又撒上种子了。一年复一天。
尤其种上北瓜南瓜秧子串的老长老远,把走廊都能覆盖住。
每年到瓜秧串出长腕来了,我都会对母亲说,瓜秧要掐尖的,瓜秧尖还能吃,再憋出腕来都能做瓜胎了。
母亲有她固有的观念,还很着急:“瓜秧没做胎呢,掐啥尖啊,掐了尖还怎么长。瓜尖有啥好吃的,没滋没味的。”
没办法,那咱就不说呗。
还有母亲院子里有一盆薄荷,薄荷春天就早早冒出绿叶了,薄荷越掐尖发展的面积越大,薄荷还有治疗预防高血压的功效。我家院子里也有,已经串了一小地了,母亲有高血压,母亲却说,有啥好吃的。
薄荷不掐尖,早早就开花了,开的花就像那米粒似的,淡黄色的花,也不怎么好看,这样薄荷的一生也就走到了尽头,如果经常掐尖,还能绿整个夏天呢。
那天走到母亲的院子里,一大颗瓜秧,母亲已经拔下来了,问其原因,母亲说,一个瓜胎也没有,留它干嘛。
我又说起瓜秧掐尖儿的事,以前还是认她那个死理,瓜秧没有瓜胎儿掐啥尖啊。
后来和大姐聊天就说起此时来,大姐也说,算了吧,刻在脑子里的固有概念了,是改不了的。
我也说,是啊,咱说的不一定全对,人家不听那就不说了。
大姐说,还有这事呢,咱自己人说的,自己人未必就听,外人说的一样的话,可当真呢,回到家还能给你重复好几遍。
对对对,这样的事我也经历过。
母亲说过好几次了,说听人家红会说,大米小米不能在一块煮着吃。我说没听说过这事儿呀,我们做饭不是经常在一块煮着吃吗。
不知道,人家红会说的。
你别听他的,能在一块吃。
人家说了,一个寒,一个热,在一块吃就失去疗效了。
它们是食物,又不是药,在一块吃还能互补营养呢,没事吃吧。
等下一次去了,还是那句话,红会说,大米小米不能在一块吃。
为啥文字里有“长到老学到老的”语句呢。为啥还有“与时俱进”的词语呢?
老公微信联系人一大趟,手机联系人一堆。每次找人时都上翻下翻找很久。
对他说,这样挺慢的,如果人家微信改名字了,你是找不到的。
熟悉的人,你都可以备注上名字,到时候搜一下就很快找到了。
不管你怎么说,人家也是不改,不备注名字。
那天有个事需要通知爱民,我俩都有爱民的微信,我还是想让他通知,还不是给他面子,在外人面前树立威信啊。
人家就这么上翻下翻,我看的都有点起火,人家还说,怎么没有呢,怎么没有呢。
人的人知不同,观念就不同,改变不了别人,只有改变自己好了。
改变自己,遇到不是同频人,只有学会闭嘴。
写于2024年7月31号。
附:上午晴天,下午还是未知数。
就像昨天,上午太阳当空照,下午就是磅礴大雨落。
再注:晚上外边凉风习习,屋里还是闷热,吃完晚饭一个人去河堤遛弯了。
噢,只是想说,今天一天都是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