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18:59 被阅读0次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此诗为卢纶组诗《塞下曲》第二首,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

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臵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相关文章

  • 塞下曲

    五月来了,天山依旧雪寒。没有花开,没有蝶来。云惨白惨白的,看不见一丝丝的暖色。 将军握着铁剑,望着山那头发呆。营地...

  • 塞下曲

    ——卢纶(唐)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 塞下曲

    1 边塞多林。林,郁郁葱葱,泛着薄雾。林中怪石嶙峋,随处散落,羁绊着急驰的脚步。 2 黑暗,是来自洪荒的兽,以万物...

  • 塞下曲

    好月大雪出天山, 玉门烽火到阳关。 男儿洗剑堂前煮, 先登直为斩楼兰。 功名自在此中取, 哪管身躯还不还?

  • 塞下曲

    塞下曲 城墙犹在,修修补补 也许可以再屹立千年 羌笛今日成为广告 不再哀怨杨柳 而被沿街叫卖 夜半天心,忆起秦...

  • 塞下曲

    雁落归胡天,金戈断残年。 将军叹浊酒,拂尘宝剑篇。

  • 塞下曲

    关山烽烟传中原, 干戈寥落今归旋。 戎马一生影一日。 凭轩东望泪满绢。

  •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塞下曲》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

  • 塞下曲

    雁离天山远, 草枯欺人寒。 塞风摧沙起, 飞雪连天边。 驱车避滚石, 依驼御沙漫。 前车红旗展, 鸣金欲楼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塞下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gl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