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北。
一分钟的思考抵过一小时的唠叨。
七月已结束,你过得还好吗?
这样的思考回溯反思记录,不知不觉已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没特别变化,则会一直坚持下去。
所以,迟到早到早晚会来到。
01
想必大家已经晓得:我是个码字工。
当然,并不是一个能保持日更的码字工,关于这点必须毫无保留地承认。
嘻嘻。
且本人从不遮掩内心对于坚持日更的作者们的羡慕和崇拜。
曾经一段时间尝试着让自己尽量保持日更,只是写出来的东西差强人意,简直没法看,外加内耗得不行。
不得不暂停码字并内视自己。
为此,在我本就不长的码字生涯中的某段时间留下了许多急躁且情绪起伏不断的文字。
(眼见时间不断向前奔跑,即便着急万分也无济于事。空悲切……)
只能静下心来,沉淀下来。
当很多脉络理清后,自己也就慢慢想明白了想通了:有些事情不是“你情我愿”况且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更多时候属于瞎想,臆想以及一厢情愿。
就好比,写完一篇文章后对此非常满意,信心满满地以为会得到很多读者朋友的点赞转发和关注,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甚至比很多我认为写得不怎样的文章的阅读量有很大差距。
一开始我很犯迷糊,想不通想不通。
后来慢慢明白:文章没有利他,没有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价值,反而是“自嗨”的成分过多,写到最后唯独爽了自己。
大脑兴奋了,而自己并不愿意放弃这种兴奋感觉,于是从大脑里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这篇文章还不错哟,写得非常棒哟。”
于是有了期待,有了一丝欲望,外加“我认为我可以”,当这些buff不断叠加,成功在某一时刻洗脑完成。外加一直延续一直紧紧抓住不放这样爽感的自我催眠。
最终结果就是读者朋友们凭什么阅读凭什么为一篇不能为他们带来价值的文章浪费宝贵时间。
更别提延伸的一键三连,一键五连。
最终无情的数据会不断打脸。
显然无力嘶吼或埋怨不断,只能把自己本就憔悴不堪的状态拉扯到更上一层。
但凡没有外力点拨,自己不能想明白,没有把先后顺序梳理清楚。那么注定这其中的各种酸楚,只能自己承受。
况且那些所谓的脉络走向中并不会只是一条平滑直线。断裂,分叉,绕圈,打结,曲线缠绕或许更是家常便饭。
于是,“总有个过程”这五个字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我思考的一个锚点。
除此外,还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余下的就看自己敏感度如何,能不能找到线头,能不能分清方向,这是一门学问和功夫。
所以,哪那么容易。
02
很多人在不断抱怨和吐槽:这不好做,那不好做。
嗯嗯~ 这世上就没有好做的事情,就没有坐享其成的事情。
自媒体这行从产生到存在也有一段时间了。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各种声音,各种哀嚎,各种抱怨。好坏都有人说,无论好坏怎么说也一直有人在做。
于是又有人说:“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呃~ 好像是这么回事。
而那些抱怨吐槽的人就一定是做得不好么?
呃~ 好像也不一定。
因为人们还会这样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有糖吃。”
瞧瞧,总会有不同说法去对应我们当下的某些心境,达到一种“平衡”。
某些不良情绪总要有渠道被释放出去。
于是汇聚汇聚,不断汇聚,慢慢造就了一个复杂且翻涌不断的自媒体大池塘。
好坏不一,褒贬不一,干货硬通货不断,垃圾也不断。
而你还会发现,总会有人或事“见缝插针”地走入你的视野,带来不同感受。要么拉扯你的情绪,要么平复你的情绪,要么给你添堵,要么手拿糖果微笑着向你走来,但却在转角处从你的视线中消失或径直走过你。
才明白拿在手上的糖果并不属于此刻的你。
因为,此刻你并不知道你身后站着其他人,此人才是手拿糖果者奔向的终点,而你只是恰好站在了这条线上,是他们视线相碰时不会刻意留心或压根不会在意的点。
此刻你的糖果或鲜花,在下下个转角慢悠悠地前行着。
要么他走向你,要么你走向他。
只是我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或许无法等到糖果穿过小巷来到自己身旁,更没有机会品尝。
只因前一秒的失望和羞怒已让自己不再平静。
成为躁动不安发狂的默默然。
哪还有心思去三思而后行。
03
“现在啥都不好做啊~!”
这来自各行各业的心声,时不时冒出。
就拿自媒体来说,也是如此。
刚开始的时候,做啥,写啥,跳啥,舞啥都很容易出个爆款。
而现如今各个领域都已经慢慢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爆款出圈就更不容易。
蛋糕就这么大,来分蛋糕的人变得越来越多,那还怎么搞嘛。
于是,同质化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各式各样的自媒体老师不断吆喝着卖课,交钱拉群搞小组学习,而学生小白们就这么丢丢”。
大家疯狂抢学生。
不断出模板,不断出套路,一下子出现好多好多的“柳如烟”,“龙傲天”,“小明”,“小红”,“小美”,“小帅”,等等。
一个好构思,好模板,被反复不断重复,再好也难逃审美疲劳。
此外已被喂了几年短视频的我们来讲,早已习惯短视频的节奏,对长视频对需要花时间阅读的长文或书籍是有那么点排斥和不习惯。
导致我们巴不得10分钟看完四大名著,三分钟搞到某某全部资料。而诸如此类投其所好的作品疯狂涌现。
很难真正静下来去做一件事,去思考,去学习。
就我本人而言,我并不反对这类作品的出现,况且早已存在多年。
此刻再来讨论这类问题,就有点故意装怪的嫌疑。
可说来也真怪,最近却是经常刷到这类型的文章或视频,还有就是类似取关自己关注列表里讲个人成长类的博主,内容大概就是:某些个人成长类博主内容并不干货,最终都是引导卖课,割韭菜等。
我就纳闷了,最近我也没刷这类内容呀,怎么在七月就扎堆涌现在我的眼前呀!?
有点困惑。
除此之外,还有教如何写作,如何起号,如何抄。
有段时间是教人录音,做口播,最近是教人写小说,做自媒体。
疯狂的七月,这类内容在我的搜索,推荐列表中反复横跳,活跃无比。
越是不好做,感觉大家就越是慌乱。很多时候真的就是带着情绪在做事在生活。
我自己认为作为创作者码字人,粗浅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靠做号赚钱的:那就紧跟时事热点,蹭可以蹭的流量。在不触及红线的情况下尽量跟紧热点并及时快速发表自己的观点。互联网时代就算不想承认,它也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人们就是喜欢猎奇,喜欢新鲜,还有一点就是永远只关心自己的喜好,对自己感兴趣的产生兴趣。人们的痛点和爽点时刻都在变化,当作为创作者的我们好不容易弄清楚了“一”,而读者他们实际上早已转向走近了“二”。而此刻苦逼的我们还在思考既然已经抓住了读者们的痛点和爽点了,还要展开还要弄明白他们还想要什么。这既要又要的状态,需要用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视频去填充。当然,永远无法真正的追赶上,永远也无法满足读者们,很多事情就是在打“信息差”,就是在寻找某些“万一”。于是情绪,八卦,人性成为最为博眼球的素材之一。
第二类就真正热爱文学,创作只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电的这类创作者们。做号写文章做视频只为分享或记录,如果能顺便赚点零花钱也是可行且锦上添花。这类创作者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继续保持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就行了呀,茫茫人海中静待同频者,其实就已经是一件非常美好而幸福的事情。
04
一直以来在我的认知里我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作工作来做。
我认为这会导致我所热爱的一切将变得不再热爱,那是一场我能逐步看见并展现的噩梦。
从一个美味可口的蛋糕,逐步变成发霉腐败的蛋糕,这一变化过程是我不愿意去感受和触及。
这想法对我来说 “根深蒂固”。
所以我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没真正做过自己有兴趣的事情。
每天迫使我上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解决温饱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虽然自己上班的目的并不远大,就为了维持温饱。总体来讲做事还算认真负责,也不惹人厌,所以人缘还可以。
但就这么个人兽无害的人,居然被某人认为城府深沉,偷奸耍滑,一心想往高处走的主。
哎……
我也不晓得自己到底造了什么孽啊~~ 有幸与其成为一段时间的同事。
当时听说后,有点无法接受,又觉得无奈又搞笑。
后面慢慢想明白了,或许那一时段彼此是有大道之争。这样一想,很快释怀。再说了彼此又不会常伴左右,离职后又是另一番光景。
这就像我前面聊到的:总会在某些时刻“见缝插针”的遇见某些人某些事。他们就是来为我们砥砺心境的。
这不长不短的人生中,出现类似的人也有那么几个。
只是当彼此的缘分终了时,偌大一个重庆城再没有交点。
写在最后:
每次写这个系列的文章时,会联想很多事情,回忆许多过往点滴,想书写表达的内容其实有很多。
记得曾经有读者在后台留言问:这一系列诞生的目的。
我记得自己当时回答了四个字:“记录生活”。
每当有想法蹦出时,会快速写下来,在需要成文时筛选+回忆,最后用文字呈现在你的手机屏幕里。
所以这一系列显得很不连贯,就是节选生活中的几小段记录。
有些想法一闪而逝,根本无法记住,更别说月初产生的某一想法,我若要全靠脑子记住最后再成文,中间需要跨越二、三十天,这显然过于荒诞。至少目前来讲,我无法完成。
于是随时记录一闪而逝的灵感,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观点,收集某些利于己的材料资料就慢慢成为习惯。
只是,归类时有点费时间。
嗯啊,就先聊到这里吧。
我们下次见啰。
以上,祝好。
Good Day
2024.8.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