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谈哲学
引易入道,完善道家;引道入易,成就易传

引易入道,完善道家;引道入易,成就易传

作者: 如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15:49 被阅读67次

    《易经》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有时被称为《周易》(有时《易经》和《周易》内涵一致,这里姑且称之,所以说“有时称”),主要是卦象以及简单的卦辞;一是传,称为《易传》,也称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是对卦象的进一步解释。

    《周易》与《老子》

    《周易》作为一部原始经典,曾经启发过老子,六十四卦中有五十六卦是对反的,两两对立的概念在《道德经》中有85对以上,比如同异、无有、难易等,老子引易入道,创造以“变易”(易之一意。还有简易和不易)为重要内容的道家思想。

    《周易》<观>卦的爻辞“观我生”“观其生”是对行为的反观内视,是对人生的省思,这就进入哲学的门槛了。老子的“观其妙”“观其缴”则是形而上的洞察本质,这已经是实在性探究的哲学思辨了。到54章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则是认识论的,由道的精神而具体到形象的事物。

    《周易》中的<复>一般是返回、归来之义,如“不远复”“休复,吉”“迷复,凶”等,但<泰>卦之“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就有哲学味道了。老子继之而发展出对立转化和循环往复的思想,同时得出“反者道之动”“周行而不殆”的哲学命题。

    《周易》观、复单列,老子二词合一,观复意指直观的把握整体宇宙运行的内在特质。

    《周易》的<益><损>,到老子则“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已经是哲学化的语言,说明事物常向对立面转化。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则区别出为学的目的在于增加知识,而为道的目的则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这就是从形象中超拔出本质。

    由《周易》中的<观> <复> <益><损>各卦进一步发展而形成完善的道家思想,这是“引易入道”,下面则是“引道入易”,也就是借助完善的道家思想而进一步解读《周易》,形成《易传》。

    《易传》中的经典句子“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疑是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总结。在老子的道论中,没有过多提及阴阳的概念,只在42章说过一句,“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意蕴与之相类。阴、阳可对应道家的“无”和“有”,无有成就天下,亦可说阴阳生成万物,义理一致。

    道器关系说,老子有这样一句“道成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其中的“势”在马王堆帛书中为“器”,也就是说老子已经清楚的阐述了道与器的关系,《易传》是其思想的进一步体现。另外,老子的第28章有这样的句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句中的朴是道的同义词,散而为器,直接点明了道与器的关系。

    《易传》提出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源于老子。老子是托天道以明人事,比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第9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第77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老子还常依托“天地”所显的特性作为人们行事取法的原则,比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也就是说,从老子开始,天地人三者并称。因此,《易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周易》与《庄子》

    到庄子,直接以阴阳解《周易》,易中无阴阳二词,老子也只是提到一次,“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庄子》中却出现了三十次。庄子断言:“易以道阴阳。”

    庄子对阴阳的作用有详细的描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这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都在讲宇宙发生论。

    到《易传》则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对老子的说法的形象翻版。老子没说过太极,但有无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太极出现在《庄子•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过,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这些关联是在说《易传》清晰的表述着道家的思想。

    老子重视柔弱反对刚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第36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78章)《易传》在接受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也吸纳了庄子阴阳气化宇宙理论,强调刚柔之间的相互推动,并且有主刚的一面。如<屯•彖>所言:“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贲•彖>亦言:“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还有<咸•彖>:“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老子一句“反者道之动”清晰深刻的表达出道的基本特点。到庄子,更是关注万物的不已之迁化,《秋水》言:“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大宗师》言:“万化而未始有极。”《达生》言:“合则成体,散则成始。”也就有了《知北游》言:“臭腐复化为神奇。”老庄的变化观,到《易传》有了进一步的综合与发展。比如<彖传>中有“终则有始,天行也”“消息盈虚,天行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其实都取自《庄子》。<系辞>中对变化观有清晰的阐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观点已经从原来老庄的变化观,进一步显题化,使《易传》成为一门变通的哲学。这是《易经》非常核心的内容。

    《易经》与儒家

    《易传》中的尚阳特质比较明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加上文字中诸多“子曰”,而且《史记》说孔子读《易》而韦编三绝,于是《易传》成了孔子所作,进而整个《易经》也成为儒家经典。这是一个错误。不要因为《易传》中有子曰就是孔子所写,换个角度而言,孔子自己写还说子曰?子可是对有身份的人尊称,不是自称。《易传》的作者可能有多位,不妨称之为易学家,其学术背景更接近于道家。《易传》中有诸多阐述“君子”的内容,这是“崇德广业”,有儒家刚健而为的成分,但就《易传》内在的精神而言,说成儒家经典是不合适的。

    这里需要提一下黄老道家(稷下学派),留世代表作品是《管子》。它与老子的思想被称为“君人南面之术”,也就是安邦治国的策略,庄子强调个人生命的逍遥。老子侧重思想上的指导,黄老则提出具体的策略,贵时守变,以法(理)治国,礼乐文明重建,君无为而臣有为等,这些思想是对道家治国思想的具体化,也直接影响着《易传》。这些说法很容易被混淆为儒家思想。

    《周易》--《老子》--《庄子》--《易传》,这些经典在思想上一脉相承,义理相通相承,《周易》《易传》合而成为《易经》。说《易经》是道家经典似乎更贴切。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周易》(不包含《易传》)作为一部原典,内涵比较丰富,儒道两家均从中吸取营养又各成一家。

    (参考文献:1、《道家易学建构》陈鼓应,商务印书馆2010年3月第一版。2、《道家的人文精神》陈鼓应,中华书局2015年10月第一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引易入道,完善道家;引道入易,成就易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hk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