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谈哲学
人为创造乌托邦而来

人为创造乌托邦而来

作者: 如一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4-17 22:19 被阅读28次
    人为创造乌托邦而来

    哲学家之为哲学家,就是他们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性东西。说到此想起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位老者,他见我在看一本哲学书,就主动跟我聊了起来,他是哲学系毕业的。我就说那你的同学们现在都是哲学界的大腕吧。他说基本上没有继续研究哲学的。那都干些什么呢?大都在不同的行业做官员,因为学哲学的人不会被现象所迷惑,能看到更远的内容。

    原来如此。

    柏拉图就声称,我们平时看到的事物其实都是对理念的模仿,都是不真实的。他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估计他比较赞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理念才是事物的本质。

    比如枪,谁能说自己的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枪?没人能说。因为天下所有的枪都是对“枪理念”(能发射子弹的机械之类的内涵)的模仿。

    说到这里,很多人不服,我们手中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真实的,那事物的观念反而是真实的,这多荒谬啊!不过,我们细细想想,难道不是先有观念才有这些人造物吗?

    那有些人可能说了,那自然物呢?

    自然物也是先有观念,才有我们谈论的自然物。比如太阳。人类在没有为之命名的时候,我们的观念中根本就没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就是非存在,但不是不存在。不过我们人类但凡书写或者交流,其前提是先认识,至于认识到什么程度是另一回事,正是在这种认识之下,才有了我们语言乃至思想中的太阳、月亮、天空、大地……

    先有观念,才有事物。

    嗯,有点绕,不着急,这是认知论(认识事物背后的观念系统)的重要内容,当代哲学家怀特海说:“整个西方哲学史是柏拉图思想的一连串注解”。

    柏拉图还做了一个比喻,说一些人生活在山洞中,被捆缚在柱子上(类似于人们被各种观念禁锢),只能看到前面的山洞壁,背后有一堆火,人们就只能看到洞壁上事物的影子,认为这就是世界。

    看到这个比喻,我的心颤了一下,是啊,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但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而不知道自己看到只不过是事物的影子。

    哲学家就是要给我们提供一副清醒汤,让我们从纷乱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仿佛是描摹了一幅乌托邦情景,构建乌托邦的能力是人独有的能力,人类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战胜那些食肉动物和其他人类,就是善于谋划未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活着,即使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能完全实现,但在更长的时间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类理想在变成现实。

    柏拉图曾经受一位国王的邀请,可以在那片土地上建立理想国家。柏拉图欣然归往,但这位国王渐渐的意识到,要想建立理想国,要么自己得成为哲学家,要么自己不做国王。于是在与柏拉图的一次激烈冲突后,把柏拉图贩作奴隶。太多的人都是那好龙的叶公。好在柏拉图的弟子们出手相救,柏拉图晚年很安详,他高兴的参加一个学生的婚礼,其间自己到小屋内小憩,等宴席结束时,大家发现他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蝶化文澜:看到您解释柏拉图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怎么突然就想起了"缘起性空"😂

      本文标题:人为创造乌托邦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ex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