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舞台日常随笔记石榴花开
灿然做读客(十六) 读美丽和胖夫之散文《听琴》

灿然做读客(十六) 读美丽和胖夫之散文《听琴》

作者: 灿然at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16:04 被阅读0次

    我的简友美丽和胖夫,是一位见闻广博,知识渊博的现代女性。她的文章情感细腻,文笔简明晓畅,内容广泛,观点新颖。  读之如饮甘醇,回味无穷。

        昨日拜读老师新作《听琴》,跟着老师欣赏古典民乐。我在喜闻乐见之余,在老师原作上翻一曲《听琴》。这首诗是我做读客的收益,故录其专题以证友谊。

        听琴

        文/灿然

  中山公园音乐堂

  琴师四美荟殿央

  阳春白雪轻触弹

  美丽端坐仙乐赏

《忆故人》兮情深深

  寂寞孔子悼颜回

  又起《胡笳十八拍》

  悲喜交加文姬归

  庄周晓梦吟《秋水》

《潇湘水云》思九嶷

  焦尾号钟吐强音。

《醉渔唱晚》歌太平

  壮士悲歌《广陵散》

  嵇康荆轲献热血

《孤馆遇神》弦声里

  流水汤汤知音咽。

  绿绮绕梁不复在

  黄钟大吕兮尚存

  千年古曲翻新意

  中华复兴诞华篇

咐美丽和胖夫老师原作如下:

                      听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东坡先生这首诗说出了赏琴的道理,优质的琴、熟练的技巧、琴者丰富的情感与表达,三者缺一不可。

二零一八年五月仲夏夜,应F总邀于中山公园音乐堂赏“古琴雅集一东西南北四琴家音乐会,伴李祥霆 龚一 曾成伟 李凤云四位大师的琴声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先是一首蔡伯喈的“忆故人“,说的是孔子哀悼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东汉文学家、古琴大师蔡邕声名远扬,他的女儿蔡文姬更是鼎鼎大名,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是另一首著名古琴曲。传有人不识货,把一块梧桐木当柴火烧,蔡邕从爆裂的声音知这是一块好琴材,木头从火中抢出后尾部已被烧焦,做出来一把“焦尾琴”,与“号钟”、“绕梁”、“绿绮”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琴。

然后演奏的古琴曲“秋水”,说的是庄周梦蝴蝶的故事

接下来表演的“潇湘水云“也有哀婉的背景,它出自郭沔,南宋杰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元军打到浙江,他不得不避战火于湖南,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徘徊,远处埋葬大禹的九嶷山为云雾所遮挡,他怀念被鞑虏占据的故国,感叹大禹盛世不再,就作了这首曲子,听时令我想到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达了同样的情思。张大千先生还有画作表达这个意境

古琴曲“醉渔唱晚”,有人老把它和古筝曲“渔歌唱晚”搞混。这个其实是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的作品,这一对儿兴趣相投,常常唱和,人称“皮陆”。皮日休好酒,人称"醉吟先生";陆龟蒙的四大爱好是看书、种地、喝茶、钓鱼。他俩创作出以醉渔人逍遥自得为主题的曲子就不足为怪了,是他们理想日常的描绘。

“广陵散”,是一首凝聚着聂政,嵇康英雄血泪的绝唱。“广陵散”内容是纪念大刺客聂政,他和荆轲一样千古留名,为了“义”,去替朋友刺杀政敌,自尽前又自己毁掉容貌,以便身后不连累家人。“广陵散”的演奏者嵇康也是一个“杯具”,被杀前的最后一个要求是焚香备琴,最后一曲悲歌感人泣下,人称“嵇康之后,天下再无广陵散”。

接下来一首古曲“孤馆遇神”还和嵇康有关,说是他夜宿孤馆,古琴一响,招来几个死于战乱的鬼魂听他抚琴的故事。颇有点蒲松龄大大《聊斋》的风格。

最后是著名的“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在大家热烈的返场要求下,大师还附赠一曲观众现场命题的“立夏”。

古琴曲虽也有慷慨激昂,但更多的是幽咽婉转,我赶脚反映悲凉的情绪尤长,而今天提到的这几位古琴大师下场也多有不妙:蔡伯喈因为同情董卓,而被王允所杀,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利用貂蝉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王司徒;皮日休为黄巢所害;而嵇康遭人构陷,被司马昭处死。就是那个识得古琴中“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的樵夫钟子期,也因病早亡,害得他的好基友俞伯牙大师摔掉古琴,难觅知音,悲呼!

古琴曲好听的太多了,还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这种怡性情的活动真该多多参加,绿绮焦尾不再,黄钟大吕尚存,记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灿然做读客(十六) 读美丽和胖夫之散文《听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ji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