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拾忆——读书

作者: 曹柳 | 来源:发表于2023-06-08 09:15 被阅读0次

            少年时光,农村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偶尔演一场电影,也是《三滴血》、《墙头记》等秦腔剧,看书便成为我的唯一爱好。

            刚上学识字,我就趴在土炕围子边看报纸,实际上就是找报纸上认识的字。农家土炕的周围墙壁上,是从城里亲戚处要回的过期报纸,用面糊糊平平地粘贴在四周的泥粉墙壁上,报纸字体很小,纸质也不好,孩子多的人家老是不小心就被孩子撕破了,但这是我的学习园地之一,也是我识字的启蒙学堂。

            后来,村子里上初中高中的几个孩子带回来一些杂志或者旧书,我便死缠着去借,有时得到一顿训斥,有时也能借的一本两本,不过答应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完归还。拿到书后,真的是废寝忘食啊,我记得《封神演义》上下册两本厚厚的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白天黑夜连着看了四天就看完了,连吃饭上茅厕也手不释卷,这足以证明当时我渴求读书的精神。

            上小学时,我省吃俭用积攒了一毛钱,舍不得用它去买一分钱两颗“洋糖”,也不愿意买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而是狠心花掉九分钱买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小人书《姊妹易嫁》,我这才有了交换看书的资本。我用它与同学互换着看小人书不下二十本,最后却被一个同学弄丢了,还给我一本别的小人书。思想起来,现在还有些酸楚。

            三年级时,由于淫雨连绵,学校办公室窑洞的一侧坍塌了,老师安排我帮忙去搬书。不想那是学校存书的地方,成摞的儿童书籍整齐摆放在窑洞内,连捆扎的绳子都没有打开,心里就想着这是自己的该多好。帮着老师收拾完窑洞的书籍,老师悄悄送给我一本儿童版本《诸葛亮》作为酬劳。我惊喜交加,感觉受之有愧,觉得老师不应该把公共财物送给我,这就像是“偷”的一样啊!但我还是把书放进了书包,这本书成了我自己拥有的私人财产,在村里和学校与许多孩子交换过书看。虽然,那时脸上羞愧发烧,后来也用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偷”给自己打气,总归是记忆中少年时代的一个污点吧。

            喜爱看书,却因为看书差点误了终生。初中三年级时,一次上晚自习,借了同学的《右江文艺》如饥似渴地看,不想语文老师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我面前。因为看得很专注,一点都没注意到老师的出现,想收回抽屉已不可能,被老师抓个正着。老师抢过杂志,不由分说便撕个粉碎,那时我只想找个地缝钻下去,胸膛内揪心地痛啊。杂志是借别人的,撕掉了便不可能复原,给同学如何交代啊!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一顿好批:马上就要中考了,你就每天看这些女人的大腿(杂志封面有有穿裙装女郎)……。我无话可说,只能低下头聆听教诲,心里还在想着如何给同学交代。

            事情还不算完。语文老师把这件事汇报了班主任。班主任一气之下来到教室,抓起我桌面上和抽屉里的东西,一股脑地扔到了窗外,散落在教室前边讲台边的书本里竟然还有一本《今古传奇》,随之也被撕得粉碎,从窗口纷纷扬扬地飘了下去……。

            班主任把我赶出教室,让我拿起自己的凳子(上学自己带凳子)回家。我眼含热泪,收拾了散落在教室里的东西,又在楼下拣拾起扔出来的书本等物,悄悄地躺在宿舍里。我不能回家啊!为上学父亲低声下气地给老师求情,当老师的堂兄也多次给老师交待,那种情景想起来就是痛苦的回忆。我该怎么办呢?

            我没有回家,背着书包,提着凳子,站在教室外边,听着从窗棂传出的老师的讲课声,毫不顾忌同学的嘲笑声和其他老师鄙夷的眼光。放学后,我收拾自己的行囊,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语文老师的办公室承认错误,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班主任办公室请求谅解,就这样度过了痛苦的一周。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班主任开恩让我回到了教室,但不安排座位。我在教室的最前排,趴在自己的凳子上,屁股下是三块砖,书包放在脚下,成了班里的旁听生。我很自卑,又很惭愧,孤独而无奈地度过了中考前的半个月时间,并在思想负担压力山大下参加完了中考。这一次的考试是决定人生的一个难关,但我知道,失败早已注定,就在老师把我赶出教室的那一瞬间,就在咬紧牙关趴在窗台上听课的那个时刻,就在低下头颅不被重视、中考冲刺的最后关头。那时,我恨天不公,恨地不平,恨老师的无情,恨自己的无能,我用自己的倔强和看不到的希望来救赎自己的灵魂。

            命运往往早就注定了归宿,我不得不咽下名落孙山的苦果,接受这个令人耻辱的结果;我不得不把课外书束之高阁,用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不得不重新打理行装,继续这痛苦无奈而又充满希望的学习生涯,以便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基础……我说所有成功的诞生都伴随着痛苦的过程,可能没有人会认可这句话,而这句话恰恰是我上学读书深刻体会和领悟的道理。

            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多,但我的买的书有限,自己买的反而不加珍惜,或者置之高阁而不顾,岂不闻“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或许只是对文学书籍有兴趣,或者只是对历史书籍感兴趣,而现在多媒体、融媒体、抖音、快手的出现,已经改变了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也说不清自己的爱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居拾忆——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oo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