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很多人都会给自己设立明年计划,比如:
要减肥到多少斤,读多少本书等等,可是,1月份刚过,就把计划弃之一旁,因为各种原因,坚持不下来,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状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那是因为,我们把目标定的太大,不能形成习惯,当然也就没有效果,遇到这种情况,我推荐你读一读《微习惯》这本书。
本书对人们在培养习惯过程中体现的规律,作出了深入研究,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从微习惯开始,持续去做,就会取得成功。
这是一本拯救了无数拖延症晚期的秘方,提供了一种简单到几乎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原则,为你解决不自律的问题。
本书作者斯蒂芬·盖茨,他不是名校的教授,也不是优秀的企业家,他只是个普通人,曾经意志薄弱,喜欢偷懒,无法长期自律,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大多数。
从2004年起,作者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文章,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后来成长为极有号召力的微习惯策略专家,2018年这本书入选亚马逊中国电子书包月服务借阅榜第6名。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和步骤,而且非常有效,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从三个方面梳理书中的精华内容。
01.从微小目标做起,形成一个好习惯
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他提示我们,所有看上去非常困难的事情,必然从简单的地方做起,一点一点的去解决困难;所有看上去了不起的大事业,必然是从小的地方着手,一步一步去实现。
相信每一个人都想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怎样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10年前,他还在念高中的时候,想减肥,试了很多次,也没养成锻炼的习惯,最多坚持两周,就坚持不下去了。
10年后,他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养成了微习惯,坚持半年后,就实现了从家到健身房的跨越。
不止如此,他开始意识到其他领域的潜力,开始阅读,写作,从每天阅读2页书,写作50个字开始,爱上了阅读,成为了一名作家。
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喊口号,把目标定得很大,一天写1000字,走10000步等,但很难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小积大,以量变转化成质变。
人生所有的路都需要“慢慢来”的笨功夫,从小目标着手,积极行动起来,才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02.坚持微习惯,才能见成效
安东尼罗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认为坚持21天就能形成习惯,其实不然,书中写到:
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要的时间平均66天,不同的行为所需的时间相差很大,18~254天不等。这表明,人们将习惯自动化所需时间千差万别,只有坚持下去,一天都不要偷懒,因为坚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击并前功尽弃。
台湾作家林清玄,出版过100多部著作,获得无数文学奖项,被视为天生的作家。
他在念小学的时候,每天写500字,到了中学,每天写1000字,大学的时候,每天写2000字,毕业后,每天写3000字,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写下去,从没放弃,才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任何技能要达到熟练程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坚持不断的练习。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他们不会要求立马就见到成效,而是能够静下心去,抵制各种诱惑,用滴水穿石的心态默默打磨自己。
03.不断设定成功的频率,会更接近成功。
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自信心,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影响事件结果能力的信念,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成功,就会成功,认为自己会失败,那就很难有好结果。
微习惯不需要自我效能感,就能够成功,而你每天的成功会帮助你提升自我效能感。
成功会导致成功,成功能点燃激情,激发行动。
人们在不断小的成功的驱使下,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可能。
微习惯的根源是自由自主,灵活度高,就能完成目标,给予你能量,让你不断的成功。
当你第一天做成功了一件事,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自信满满,如果每一天都成功了,那么你的大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写在最后:
《微习惯》这本书告诉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就会实现自己的大目标。
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命运,收获一种命运。”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其实成功并没有那么复杂,每天只做一点点,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微习惯会带着你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7364/8918b9a48fb40a8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