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复杂认知过程
第一节 元认知
用于管理思维和学习的三个远认知技能是计划、监控和评价。计划包含决定在一个任务上花费多少时间、使用何种策略、如何开始等等。监控是意识到“我是怎么做的”。评价则涉及对思维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判断,同时按照判断做出行动。
元认知的个体差异科能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成熟)或学习者之间的生理差异。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知识技能?对幼年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向内看”来确认自己的思维过程,以使他们的阅读、写作和学习能更好。对年长的学习者而言,教师可以在作业环节和学习材料中设置更多的自我反思式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
第二节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识。一个学习策略可能吧哦记住关键词的记忆术、确认组织结构的略读、写出回答题的可能答案。学习策略的使用反映了个体元认知知识的多少。
学习策略的重要功能:首先,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卷入---把注意力集中在材料的相关或重要方面。其次,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为了深入思考和加工而付出努力、寻找联结、精细加工、转换、组织和重组---练习和加工越多,学习得越好。最后,学习策略帮助学生管理和监控自身的学习---追踪有意义的信息,并注意何时需要新的方法。
学习策略形成的基本过程:要教给学生关于何时、何地以及为什么使用各种策略的条件性知识;通过向学生展示他们使用策略后的学习与成绩的进步,可以激发学生使用策略的动机;为了有效的使用策略,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有关内容知识的直接指导。
学生什么时候会使用学习策略:任务需要良好的策略才能完成;重视完成任务的质量评价;认为使用策略的努力是值得的;相信自己能成功使用策略。另外,要使用深度加工策略,学生必须持有这样的学习信念:知识是复杂的,必须花时间来学习,并需要他们主动付出努力。
第三节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既可以是一般领域的,也可以是专门领域的。根据目标的清晰程度和能提供用来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多少,问题可以从结构良好到结构不良进行分级。一般问题解决策略包括五个阶段:明确问题、设定目标、采取问题解决步骤,解决问题,直至最后评价结果。
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功能固着或僵化(反应定势)。他们排斥精确表征问题和顿悟解决问题所必须的灵活性。专家问题解决者储备着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它们围绕用于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或模式来组织这些知识。
第四节 创造性
创造性是独立地重组问题,用新的、有想象力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过程。多元文化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在互动过程中接受不同寻常的、有想象力的答案,示范发散性思维,使用头脑风暴,并包容不一致的意见。
第五节 批判性思维与论证
批判性思维包括界定和阐明问题,判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是否一致并恰当,以及得出结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来发展批判性思维,额外练习活动的跟进都是很重要的。
论证的核心(与其他人争辩观点的过程)是用证据和理智来支持你的观点和立场,并能反映对方的观点和证据。能挣技能并不是天生的,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有效教学才能学会。对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很难注意、理解并用证据对方的观点和立场。
第六节 为迁移而教
在一个情境中学习到的规则、事实及技能应用到另一个情境中时,就发生了迁移。迁移的维度:信息可以跨越多种情境进行迁移。从一个学科迁移到另一个学科,从一个地点迁移到另一个地点,从一个作用迁移到另一个作用。
受到良好训练的知识和技能的自发运用,叫自动的迁移。有意识、有意图的迁移涉及把在一个情境中学习到的反思式和有意识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学习情境会支持积极的建构学习、自我调节、合作意识、认知和动机过程。学生应该处理对他们生活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教授策略、提供有反馈的练习,然后把策略的应用扩展到新的不熟悉的环境中,以此来帮助学生迁移他们的学习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