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有朋友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另一个朋友看后说:带广告的文章是文章中的渣渣,为了表达而表达的表达毫无章法,怪不得说李咏出事便宜了一波微商。
冲这句话我也看了这篇文章,发现并没有那个朋友说的那么烂,凭良心说,这是一篇我认为写的很好的文章,没有哗众取宠,也没有夸大其词,虽然文末的广告衔接天衣无缝,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篇好文章。
朋友第二条消息接着说:看到这种作者我就想批判,推销商品不会买,文末广告不会点,让我转发更没门!
虽然我也觉得文章最后打广告很讨厌,觉得那样破坏了整个阅读氛气氛,但我仍然不赞成这个朋友的想法和做法。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为什么这么武断的判断一类人,否定一类人?
其实在这之前,我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有时候我看到一篇文章,看完之后觉得写的很好,如果换我的话,我可能写不出来,但是我并不会点赞,不会表现出自己的喜欢,有些文章的阅读量有好几百甚至好几千,但是点赞的人却很少,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点奇怪的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还特别体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上,有时候看写文章,明明点赞、点一下文末的广告是举手之劳,可我就是不愿意这么做。我就在想,凭什么我随手一点,你就有几毛的利益可以赚?直到我看到一个作者的文章,我才发现,我真的很吝啬自己的喜欢,同时,我也很冷血。
那个作者说:我可以放弃周末的聚会,因为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我也可以一个人睡一张双人床,毕竟在键盘上“啪啪啪”就足以让我精神高潮。我只恨自己需要吃饭才可以写文章,为什么一点严寒都抵御不了,不能在桥洞睡一宿。这样,我就可以耗尽自己的光和热,不给任何人添堵。
你说我的写作能给你力量,你为什么不盼我好好活着?
也许这么说有些极端,但我相信,这一定是作者思虑好久,难受了好久才决定一吐为快发泄出来的话。黄轩在《妖猫传》里喊:“ 你没尝过我在寒冬的夜里苦苦写诗跪求一字的折磨,就知道什么是心血?”我懂。
我也有写文的朋友,她说,她有了一定的粉丝量之后,总会收到读者的文章评论或者私信,说她文末总有广告,越来越不喜欢她了,她写文已经没有原来那么纯粹了。她很无奈也很伤心,她说:我确实想通过写文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我把广告放到文章里,并没有影响我的文章质量,我还是花相同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构思文章,为什么就没有人理解我支持我呢?
也许有的作者会为了插入广告而硬生生的写文,从而使内容变得牵强。但是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忽略你看文末广告的不舒服,如果你从文章中得到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不妨点个赞,如果文末有小广告,也不妨打开看一下,这不仅鼓励了作者,也是我们良好心态的保持。
就像现在的简书,写作可以获得简书钻,点赞也可以获得简书钻,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喜欢的文章随手点赞呢?有时候我收到一个评论,一个喜欢,哪怕多一个阅读量,我都会很开心。起码我知道我正在做的事情,还是有人知道有人在乎有人喜欢的。
人生而不易,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人性得有多贪婪,才会把那些认真做事的人逼得走投无路;得有多善妒,才会给那些满怀憧憬的人浇灭希望。
做人应该是眼冷心热,相信我,你没有那么冷血,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