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每日一篇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如何准确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如何准确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作者: 紫露凝霜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22:02 被阅读19次

如何准确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各位书友早上好,昨天我们说到思维力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那么怎么利用思维力去分析问题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共读《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第三章到第四章的内容,建议大家读完第34页到第114页的内容。

01

什么是问题?一言以蔽之,问题源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那什么又是“界定问题”呢?就是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发现问题。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事情时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学会怎么去界定问题,只有准确地界定问题,分析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下四种方法可以快速地界定问题:

1.准确地描述问题

语言是我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时一句话能有好几种意思,那就需要界定问题时充分了解说话者的意图。

例如新来的公司前台被客户投诉,投诉的原因是服务态度差,不敬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客户没有准确地描述问题,服务差,不敬业,是对工作流程不熟练还是对客户态度不好?不明确的语言描述不利于解决问题,尽量准确地、清晰化地描述问题。

2.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

公司经理打电话让程宇当晚去上海参加一个重要项目实施,程宇满口答应。挂完电话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些事没有跟经理确认,比如项目的具体地址?还有没有公司的其他同事同行?再打电话跟经理确认,又怕给经理留下办事不认真的印象,程宇很苦恼。

那么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去做呢?可以采用“5W2H”的框架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即可。当你接到经理电话时,运用“5W2H”的框架跟他一次性确认所有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要你去(Why)?

该项目的情况以及你过去主要做什么(What)?

具体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结束(When)?

项目的具体地址,去了住哪儿(Where)?

都有哪些人在项目上,有人一起去上海吗(Who)?

去上海可允许乘坐的交通工具有哪些(How)?

有多少预算可以用(How Much)?

3. 探究问题的本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但大部分时候,真正的问题并不会真正的摆在你面前,它们会以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或者无关的干扰信息等形式出现。

公众号很多励志文都在说早起的各种好处,早起对身体好,早起能让自己每天多出两个小时,可以做喜欢做的事等等,你也打算从明天开始早起,于是你把闹铃定在了早晨5点,第二天闹铃响起,你按下闹铃又睡着了,你的早起计划失败。

怎么去解决这个早起失败的问题呢?我们就用探究问题本质的5Why分析法。

5Why分析法又称“五问法”,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自问,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虽然是5个为什么,但是不一定必须是5个,也可以是3个,也可以是10个8个,视情况而定。

我们来分析早起失败的这个问题的本质,为什么会早起失败?是因为晚睡。为什么要晚睡?晚上刷微信、玩抖音、看电影停不下来。为什么要占用睡觉的时间去干这些事?白天要上班,好像只有睡觉前的这段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舍不得睡呀。由此可见,早起失败并不是你的意志力不行,早起的关键还是在于早睡,想要早睡就要控制睡前娱乐的时间。

以后遇到问题,你只需要运用5Why分析法,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2

如何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需要快速、有效地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框架。在构建框架的时,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分析工具和方法。

1.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 逻辑树

逻辑树是全球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推广的思考问题的工具。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

03

如何利用二八定律分析问题?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帕累托法则、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任何一种活动都受80/20法则的影响,那么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多采用80/20分析法,找出造成某种状况或导致80%产出的关键的20%原因或投入,并针对这20%加以改善提升。

好了,今天我们的共读就到这里。在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后,怎么去解决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期待第五章至第六章的共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如何准确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cv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