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的天空
靖难之前建文帝有三次杀朱棣的机会,但为何都错失

靖难之前建文帝有三次杀朱棣的机会,但为何都错失

作者: 原来三天溪 | 来源:发表于2016-11-27 19:36 被阅读1478次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

    其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这个时候,建文帝要想把皇帝的位置坐稳,就必须削藩,剪除各个藩王的势力,甚至要除掉各个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有九个儿子,因此就有九个藩王,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其中以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强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强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但是这三人中又以燕王朱棣最有雄才胆略,对建文帝的威胁最大。因此小编认为其实非得击杀掉燕王朱棣,他才能把江山坐稳。

    第一次

    按照明朝规定,建文帝登基后,藩王应入朝晋见皇帝,由于当时建文帝已剪除了几大藩王的势力,局势十分紧张,双方战事一触即发,很多人都认为朱棣不敢如期拜见新皇帝,但大家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但来了,还干出了惊人之举。

    建文元年三月份,燕王入朝参拜新君,按说来到别人的地盘就老实点吧,可这位仁兄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行皇道入,登陛不拜”。可见朱棣嚣张到了何种地步。

    朱棣的无礼举动引起了群臣的愤怒,户部侍郎卓敬多次上奏,要求就地解决朱棣,建文帝竟然以燕王是自己的至亲为由拒绝了这一正确提议。卓敬气得跳脚,大叫起来:“杨坚、杨广两人难道不是父子吗”?!

    朱允炆与朱棣

    这是建文帝第一次错失击杀燕王朱棣的机会。也许建文帝真的至诚至孝的人,也许是他政治经验缺乏,还没有估计到帝王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反正就这样错过了一次机会,而且这也是击杀成本最小的机会。

    第二次

    同年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病越生越重,居然成了病危。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来,但朱棣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这次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来了,于是他派长子朱高炽及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取代他祭拜。果然,朱高炽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书齐泰就劝建文帝立刻将此三人扣为人质。建文帝本也表示同意,谁知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把这三个人送还燕王,表明朝廷并无削藩之意,以麻痹燕王。

    真正是岂有此理!五六个藩王已经被处理掉,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连路上的叫化子都知道朝廷要向燕王朱棣动手,黄子澄的脸上简直已经写上了削藩两个字,居然还要掩耳盗铃!书生办事,真正是不知所谓。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徐达之子)出来说话了,他对朱允炆进言,绝对不能放这三个人回去,因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为人质,而且都身负大才,如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看来,徐辉祖的算命水平已经接近了专业水准,他的预言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证实,但更神的还在后头。紧接着,徐辉祖特别说到了朱高煦这个人,他告诉朱允炆,在他这三个外甥中,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也最为无赖,他不但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不能不服啊,徐辉祖的这一卦居然算到了二十多年后,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远远超过了天气预报。

    建文帝最后作出决定,放走了朱高炽三兄弟。远在北平的朱棣本来已经为自己的亲率行动后悔,没想到三个儿子毫发无损的回来了,好吃好住,似乎还胖了不少,高兴得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叫道: “我们父子能够重聚,这是上天帮助我啊!”

    小编真心觉得建文帝会思考,上帝也会发笑。就这样又错失了一次击杀朱棣的机会,真是让小编无语了。

    第三次

    朱棣明白,该来的迟早会来,躲是躲不过了,于是决定拼命一把,要把侄子拉下马。不过朱棣仍然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十几万人的粮食衣物兵器准备的时间,为了争取时间,朱棣从先辈们的事迹中得到启发,他决定装疯。

    于是,北平又多了一个精神病人朱棣。朱棣不愧演技高超之人,竟然骗过了建文帝派去监视的耳目的张昺和谢贵,建文帝有所松懈,朱棣很高兴地加紧准备。

    但是这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生了,他的计划破产了。因为他的长史葛诚背叛了他,把他装疯的情况告诉了建文帝,并密报朱棣即将举兵。一向犹豫不决的兵部尚书齐泰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他下了三道命令:

    1、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

    2、授意张昺和谢贵立刻采取行动监视燕王及其亲属,必要时可以直接采取行动;

    3、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刻逮捕朱棣。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应急计划,坏事就坏在第三点上。

    张信说不上是建文帝的亲信,他是燕王亲任的都指挥使,齐泰居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简直是儿戏!想来这位书呆子是听了太多评书,在他脑子里,抓人就是“埋伏五百刀斧手于帐后,以摔杯为号!”,完全估计不到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结果是:张信把绝命任务告诉了朱棣,朱棣先发制人,诱杀张昺和谢贵,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北平府的控制权。

    书生误国,大概说得就是黄子澄与齐泰两位吧!建文帝不出意外自然而然的错失了第三次机会。

    朱棣终于起兵,一场矛与盾的交锋即将开始。

    朱允炆十分清楚,他的叔叔朱棣这次是来玩命的,马虎不得,于是他将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唯一的名将耿炳文,希望他将叛军一举荡平。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他还亲自送耿炳文出征,也就是在这次送行活动中,朱允炆干出了他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

    他在将军队交给耿炳文的同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请你务必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啊。”

    战前嘱咐耿炳文

    虽然他一生中干过很多蠢事,但我认为这件事是最愚蠢的。

    这就好比拿上刀去和人家拼命,砍伤目标后就停手,然后送对方去医院,等他出院后接着打。朱允炆虽然从朱元璋那些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关键的一条规则他并没有领会,这也是朱元璋一生的信条。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在政治上,建文帝都是这样犹豫不决。在战场上,那更不是英勇善战的朱棣的对手。果然在随后的战争中,建文帝在几次的关键战役,屡次失误,最后朱元璋留给他的大好江山,生生的送给了他的叔叔朱棣。

    最后朱棣可没仁慈,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建文帝下落不明

    如果不知所踪的建文帝,你听说了这样的惨剧,又该作何感想呢?

    请你务必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啊,但请务必订阅“原来三条溪”啊。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靖难之前建文帝有三次杀朱棣的机会,但为何都错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en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