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事常八九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2-05-31 09:00 被阅读0次

别子才司令

【宋】方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这首诗的头两句差不多人人都知道,不过后面的两句一般就不为人知了。宋诗爱说理,这首诗的头两句讲的就是人生的一种普遍困境。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身份、地位、经济条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活地域等等有多少差别,差不多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人生遇到了许多不如意的事,而如意的事情却很少。这样的人生困境,固然无法摆脱,甚至也无法向人排遣。越是成年人,越发觉自己所遇的苦恼、麻烦、痛苦是说不出来的,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努力消化。“可与语人无二三”,一个是,事情无法说;一个是,可能没有合适的人说;一个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不能或者不需要说;一个是,说亦无益,不如不说。总之,都是自己的苦海自己涉渡。

这两句诗把人人都有的感受又诗的语言凝练出来,流布广远。许多人都以为是格言、谚语,不知道它本来是诗句。

一首好的说理诗,如果算成功,应该是全诗内容的成功,而非单单说理诗句的成功。这首诗的理句说理透彻,然而全诗默默无闻,不能不说有所遗憾。

再看他的后面两句。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子才是人名。荆门是地名,子才是荆门人氏。子才的官职在题目中有交代,司令。然此司令在宋时,是底层小吏,非今天执柄一方的重臣。方岳很欣赏子才。虽然子才是个小人物,但是诗人认识了他,与他相处,便有金戈铁马的英雄梦在胸中奔涌不息。

子才和诗人都是失意之人。即前面说理句表达的在困境中的人。当此时,又要分别,分别是又遇到的一种不如意。分别人爱作戚戚语,但是这首诗里没有表达类似的情绪流动,以自己被激起的英雄梦做结,暗含了不枉与这样一个有襟怀抱负的人结识一场的骄傲与满足,也是含蓄地表明子才是那个“可与语”之人。

送别诗表达什么,并没有定法。这首诗没走惯常的情感路线,应该算是一种突破。但以全诗论,绝句只有四句,前面的说理与后面的叙述衔接的不算流畅,而且全诗的力量又有些头重脚轻。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影响了全诗整体的流传。但是既然不如意事常八九,这首诗只有名句广为流传也不算意外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如意事常八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rj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