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孔子的学习之道:如何把苦逼的学习,变成开心快乐的事情?

孔子的学习之道:如何把苦逼的学习,变成开心快乐的事情?

作者: 白丁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1-21 11:34 被阅读0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一)

这三句话作为《论语》开篇,立意很高,含义非常丰富,我们慢慢品味。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学”是指广义的学习。“觉有先后,凡后觉者效先觉者所为,未至而求至者,皆谓学。”(朱熹语)。通俗地说:学,就是跟着做,没有达到的人效仿已经达到的人的所有行为,都叫“学”,这里泛指一切诵读书写,演习,练习,实习,践行。

“学”的内容是什么呢?孔子所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士大夫官学科目是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是时,周室势微,礼崩乐坏,战事不断,士大夫贵族,作为当时主要学习阶层,不光要习文通礼,还要带兵打仗,保家卫国。而大六艺(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子及其弟子也有所涉猎,但正式提出,则是孔子晚年修订整理之后,到汉代才形成系统,逐步流传开来。

习,鸟数飞也,不断重复前面“学”的动作叫“习”。小六艺里面的乐,礼,射,御均属专业性很强的技能,需要不断实习操练。习,应解释为练习,演习之意,应用到日常生活则为实习,践行。儒家学问多来自日常生活实践,如不经常练习实践,很难明其义蕴,更谈不上“不亦说乎”!

说,通“悦”,开心,愉悦。是一种个人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这句话其实是孔子早年求学的个人心得体验,推己及人,经由后世才慢慢演变为劝人求学的语录。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重点是“朋”,古语“同门曰朋”,这里引申为志同道合者。有朋自远方来,作何?没有言明。钱穆先生解释: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李泽厚先生则认为,究竟是来相研讨学问,切磋修养?还是来相见面,来相饮酒?不必拘泥,都可“不亦乐乎”。

古学者多解释为有朋自远方来求学论道。孔子晚年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即“有朋自远方来”,言之有物,接近孔子本意。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究竟为何?两解,一说指孔子其人,后世多此解释。一说指孔子所传之道义,钱穆先生说,孔子道行高远,贤如颜回,都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何况凡人。然凡人不知,孔子不愠。

全篇三句话,后世学者多解释为“求学”“交友”“修身”,然照此解释,三句话单独成文,无内在逻辑,为何成篇?

钱穆先生认为三句由“道”贯穿始终,分别是“求道”,“论道”,“传道”。求学问道,时时习之,渐有所得,故“不亦悦乎”;有志同道合者,从四面八方而来,一起谈学论道。如此,确实是人生一大快事,是故“不亦乐乎”;闻道有先后,孔子所传之道大而博,非人人可知,然孔夫子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解有逻辑,有立意,前后呼应,本人很喜欢。

李泽厚先生则从“悦”“乐”二字,解读出中国儒家文化的“乐感文化”精神,以区别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耻感文化”。视角独特,然又非常合乎孔子一生的治学态度和生活哲学。孔子虽为圣贤,万古之师,然温良纯朴,真实自然,喜则乐,悲则泣,绝不娇娆造作。孔子之乐是本心之乐,童心之乐。


读后启示:

一,儒家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历朝历代,无论王侯将相,达官士子,抑或黎民百姓,无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修身立业,处世为人。然儒家又不同于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儒家主张敏于行而慎于言,主张先行后言,学以致用,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故,学,而时时习之,而后当时时行之!

其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怨恨,这是孔子两千年前的修心之道。我们都呼唤理解万岁,我们都希望觅得知音,我们都害怕怀才不遇,此乃世人之常情,然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一旦我们遭人曲解,难免心生怨气。这句话放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三句话暗含了孔子的学习成长之道:即如何把苦逼的学习变成很开心很爽的事情?

首先,“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经常有意识去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刻意练习)。通过练习践行之后,取得正向结果,反过来又会刺激和提升我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就好比打游戏时晋级通关,每过一关,都会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所以游戏才越打越过瘾。

其次,“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圈子,或者加入学习群,或者参加训练班,效果绝对比一个人独自学习好太多。孔子也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帮人一起学习,一来可以增加学习氛围,提升我们学习兴趣,二来可以互相监督和刺激,拓宽我们学习的角度和视野。

第三,“人不知而不愠”,当我们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旁人不理解,不认可,我们不要过分在意。这个我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很喜欢儒学,《论语》市面上有的版本我基本都买了,车里面经常会放一本《论语》,很多朋友看到之后表示不解:看这样的书干嘛,又不能帮你赚钱?我每每都是一笑,《论语》到底对我有没有用呢?第一次完整读完《论语》,是大学的时候,“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当时就深深震撼了我,成了我日后生活和工作的信条。每每遇到事情,或者行有不得之际,这句话就像咒语一样,会出现在我脑海,给了我强大的内在力量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人到无求品自高,当我们不求理解,不求认可的时候,我们是轻松的,是自由的,快乐会更多,更真实。

相关文章

  • 孔子的学习之道:如何把苦逼的学习,变成开心快乐的事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一) 这三句话作...

  • 怎样更好的学习?

    大家好,今天又是喜闻乐见的周二。 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今天探讨如何让学习变成开心的事情? 要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 孔子的学习之道

    学习的原则(根本态度): 就学论学、实事求是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

  • 读书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要想保持学习的持续性,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进入到那个世界中,把无聊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越投入就会越开心,越开心...

  • 面对不满的工作你们是怎么对待的?

    周末休息本事应该开心的事情,可以休息了,但是你们在学习,而我还在苦逼的工作,对于正常的休息,而要照常工作这个事情,...

  • 孔子学习之道

    偶看一文是关于孔子是怎么学琴的故事: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习一首乐曲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对孔子说:「我虽然是以击...

  • 学习的痛苦如何变成快乐

    学习的痛苦如何变成快乐 犇犇选择上午和晚上都练习篮球。上午练完回来,就急着分享自己学会的新动作,背后运球。先在家里...

  • 苦逼的学习生涯

    最近几天,作业有辣么一堆 你以为我还会再写吗?不你太天真了,我是不会写的,哈哈哈哈哈。

  • 苦逼的学习生涯

    嗨嗨 大家好 我是新手啦 是的,又到了毕业的季节,不过这次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早出晚归的学习必定不会重复走...

  • 亨妈说字 之论语(三)

    一:学 如果把论语通读一遍,发现孔子老人家苦口婆心的都是在告诉他的学生,面对不同的事情,怎么打开心智,如何学习、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学习之道:如何把苦逼的学习,变成开心快乐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vr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