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印像最深的一句话: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条“被尊重”的心里底线。
在职场我们习惯用“智商”和“情商”来考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智商”不难懂就是一个人是否够聪明,“情商”就是我们常说的沟通能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多的是语言的力量。
一个人在职场是否“讨巧”就要看“双商”是否够用,当然是在不失职业操守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是愿意与那些“情商”高的人多聊聊,至少会将那些不必要的“伤害”降到最低点。
不好好说话,重要的场合,不注重她人的感受,伤害指数可达五颗星。
周末与小Q约在咖啡厅小坐,小Q像我大吐苦水,原来她的部门空降了一个“高管”,最近部门的人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牵连”,她也难逃厄运。
只不过是一个高管吗,没什么奇怪的,工作配合就好了,我还在无聊打趣。
小Q说一次部门汇报会议,好不容易等到了她汇报,因为任务紧时间急,她生怕说不清楚就多解释了几句,话还没说完。这位高管大神,直截了当的来了一句:“你想表述什么?能找重点说吗?我一句都没听懂!”且语气强势。空气凝结的那几秒钟小Q尴尬至极,更别提当时的心里感受了。领导面前下不来台,同事面前失了颜面,心里伤害指数爆棚。
我为了不让小Q太过在意这件事,还打趣说是她太过小气了,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儿。职场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若都去在意,这工作就做的太累了。
这让我想起了有话好好说,如果此时此景把语言措辞换一换,比如:小Q不好意思,我刚刚有些走神,没有听太清楚,麻烦你在详细说一下。或许结局就不是这样。
小Q说她的经历部门人员每个人都有过,现在对这位高管都敬而远之了。
我想她们的这位高管一定会有一些过人之处,只不过是“情商”着实差了些,总是去触碰每个人都有的那条“被尊重”的底线。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朋友,家人,同事,很多关系的维系都是用语言沟通达成的。
说到“被尊重”我们都不陌生,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从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告诉我们好好说话,进了学校老师最先教我们的是如何尊敬他人,归根到底还是好好说话。民间俗语:“伸手不打笑脸人”也是在说要好好说话。
不好好说话,你会没朋友的,不走心的话尽量别说,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小A和小C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春去秋来朝花夕拾,都到了交男朋友的年纪。小A的男朋友高大帅气,小C羡慕不已。一年后小C也有了男朋友,兴致勃勃的带来给小A看,问小A她的男朋友怎么样?小A看了一下小C的男朋友,认真的对小A说你想听真话吗?小C眉目传笑的说想。小A一本正经的说:说实话除了个子高点儿,人长的真是一般,不怎么好看,你要求这么高怎么看中他的呢。小C期待的目光渐渐变得暗淡,最后变的面无表情,回头看了一下越走越进的男朋友,草草的和小A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其实原计划是想一起聚聚的。
对于自己向往的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期许好的答案,期待能听到。有的时候可能是自欺欺人,但也无限向往。假如小A说:虽然长象不是很帅气但是很阳光,个子这样高看上去就有安全感。我想结果就不会是这样。
不失原则的谎言有的时候讲一讲其实也没关系,如果那是为了让一个人不伤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我们不讨论“情商”有多高,不刻意去追求成为一个“左右逢源”的人,只是需时刻告诫自己要好好说话。强势刻薄语言犀利不能代表你的气场强大,只能让你失去与人交往机会和办事的水准,错失更多的机会。
与人沟通,好好说话,与人三分敬仰,必然换的七分尊重。不要去触碰对方“被尊重”的心里底线,因为你的心里也有一条“被尊重”的底线。
网友评论